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前国内炼厂硫回放装置已投产或建成的共14套。设计规模最大的为年产1万吨硫磺,一般多在3500吨/年以下。除2套采用部分燃烧法内掺合及换热流程外,其余装置均采用部分燃烧法外掺合流程。大部分装置硫回收率均小于85%,水平是相当低的。相当于国外五十年代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新设计的流程及设备平面布置见图-1、2。其特点如下: 1.装置的操作弹性较大。国内炼厂最大的特点是原油处理量及含硫量波动大,要求硫磺回收装置操作弹性大。国内已投产的两套内掺合法硫磺回收装置的(示意流程见图-3)实际生产表明操作弹性小。当处理量低于设计值的50~60%时,装置即不能正常操作。而外掺合法(示意流程见图—4)最低处理量在原设计20~25%,甚至15%,装置仍能正常操作。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硫磺回收工艺虽然硫的转化率和收率得到不断提高,但终究不能将原料酸性气中H_2S 全部转化成元素硫并且得到回收。例如一般采用掺合法的两级转化器的硫磺回收装置硫收率为90~94.0%;采用间接加热的两级转化器的硫收率为93~96.9%三级转化器的硫收率为95~97.8%,所以尾气中必然存在 H_2S、SO_2等有害气体,一般硫化物浓度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