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福建省相邻省份已建成或正在兴建中的核电站有若干个。这些核电站排放的废液有可能通过海流波及到福建沿海海域。为了考察福建沿岸的放射性现状,以便为将来评价海峡及福建沿海的放射性环境质量提供资料,更好地开发海峡及福建沿岸的资源服务,我们利用福建海岸带及台湾海峡西侧海域调查的机会,于1984年7月对上述海域进行了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放射性现状调查。调查范围和方法 调查范围及采样站位见图1。按丰水期、枯水期,涨潮位,落潮位采集表层海水各50l。 在50l海水样品中取出61按《海洋污染调查暂行规范》的方法制备总β测样;再取40l加入8g磷铝酸铵(AMP)搅拌30min后,静置过夜收集沉淀物,用美国Canhara公司的2201型α/β低本底自动测量仪、Ge(Li)探测器和S-80型智能多道分析器,测量样品的放射性。  相似文献   
2.
137Cs、134Cs、85Zn、60Co、59Fe和54Mn等核素,是核电站和核工业向海域排废的主要裂变元素和活化元素,它们容易被海洋生物吸收和累积,在生态学的研究上有重要意义。由于不同种类核素的生物学作用不同,因而在生物体内的分布也各有特点[1,2]。研究核素在生物体内重要化学物质的分市,有助子阐明生物吸收和累积核素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