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絮凝作用机理及除油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2种端氨基聚醚化合物Jeffamine-T403和Jeffamine-D230作原料分别合成了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型絮凝剂DTC-1和DTC-2,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确认了产物分子的结构.以高岭土悬浊液为处理对象,通过考察DTC分子结构、投药量和Fe2+络离子浓度对絮凝的影响及Zeta电位的变化,讨论了DTC的作用规律和机理.结果表明,与DTC-2相比,DTC-1与Fe2+络合可形成网状超分子结构,故产生的絮体具有较好的网捕作用.金属离子为Fe3+时,絮凝性能较差.DTC-1除油能力强,在 Fe2+的配合下, 20mg/L的投加量可使油浓度从 93.9,404.3, 878.6mg/L分别降至1.1,3.2,6.4mg/L.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有关水体富营养化导致微囊藻毒素污染以及对微囊藻毒素生物毒性的调控研究成为全球环境关注的热点。基于对微囊藻毒素结构特性、生成机制、迁移转化规律和污染现状的探讨,归纳总结了微囊藻毒素的典型生物毒性及其毒性作用机制。为有效防控微囊藻毒素环境风险,深入探讨了微囊藻毒素的源消减调控策略、针对微囊藻毒素迁移过程的调控策略及针对微囊藻毒素毒理过程的调控策略。最后,对微囊藻毒素生物毒性作用机制及调控策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为微囊藻毒素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陕北气象灾害与生态环境治理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通过分析陕北气象灾害与生态环境治理之间的关系发现,陕北干旱,暴雨,冰雹和大风沙尘暴灾害是在天气气候条件同生态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森林,草原,植被能够有效地抵御或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2~2020年河流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和环境污染治理数据,采用典型相关分析和Spearman相关系数研究我国河流环境质量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子,以期更科学地分析污染物排放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对流域环境影响.结果表明,2002~2020年中国河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Ⅰ~Ⅲ类水占比由29.1%提升至87.4%,劣Ⅴ类水占比由40.9%下降至0.2%;废水排放总量由439.5亿t增加到849.1亿t,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由232.3亿t增加到659.8亿t,工业废水排放量由207.2亿t减少到168亿t,环境治理投资由1 106.6亿元增加到10 638.9亿元.七大流域、浙闽片河流域、西南诸河流域和西北诸河流域Ⅰ~Ⅲ类水比例与工业源污染物排放呈负相关,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呈正相关;七大流域、浙闽片河流和西北诸河流域环境质量改善的首要措施是削减工业源污染物排放,污染物削减优先顺序均为:COD>NH+4-N>废水总量;西南诸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的首要措施是增加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环境治理投资增加优先顺序为: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城市...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湛江近海域海洋沉积物中类二噁英多氯联苯(dioxin-like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Dl PCBs)的生物学毒性效应,选取湛江近海域2个地点(近工业区TS和近生活区JSW)采集沉积物样品,制备近海域沉积物Dl PCBs提取物,将斑马鱼胚胎暴露于不同浓度的Dl PCBs提取物,测定斑马鱼胚胎7-乙氧基异吩恶唑脱乙基酶(ethoxyresorufin-O-deethylase,EROD)活性和cyp1a m RNA相对表达量。结果发现,JSW采样点Dl PCBs提取物染毒组EROD酶活性变化与TS采样点Dl PCBs提取物一致,在各染毒浓度下,斑马鱼仔鱼EROD酶活性为对照组的1.1~1.8倍。TS和JSW采样点不同浓度Dl PCBs提取物暴露斑马鱼胚胎96 h后,使斑马鱼仔鱼cyp1a m RNA相对表达量是对照组的3.36~19.45倍。说明一定浓度的近海沉积物Dl PCBs能诱导斑马鱼仔鱼EROD酶活性和cyp1a m RNA表达量升高,且呈现浓度-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