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农业环境是我国八亿农民赖以生存和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要发展农业生产就必须具备良好的环境条件.因此,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维持农业生态平衡是一项极其重要而艰巨的战略任务.要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组织农村建设和农业生产,本文就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作一初步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
物种的多样性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样性意味着系统中物质、能量、信息流通和传递的渠道多,调节补偿的控制机能强,稳定性好,同化异化的代谢功能健全,生产力高.如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500平方米内仅高等植物就多达140种,种类繁多的植物又为多种多样的动物、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它们相互依存、彼此制约,形成复杂的食物链,组成生产力高、稳定性好的生态系统.在这样的生态系统中,即使部分物种发生变化甚至消失也不会危及整个系统.  相似文献   
3.
农业生产是人类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并加工转化为农产品的过程。农业生产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人类的能动作用,运用社会经济力量和农业技术措施,使农业自然资源更有效地转化为农产品,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为此,对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自然界中没有一种生物是以个体单独存在的,个体必须依赖群体而生活、生存。种群由许多同种个体组成,怛并不是个体简单的相加,不等于许多个体一般的堆集,而是按一定的规律,许多同种个体的有机组合,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机能单位。从个体到群体是质的飞跃,因而种群具有各个个体所不具备的特征。了解生物种群的基本特征,对生物资源的管理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6.
7.
一、野生生物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人类能够在地球上生存,根本在于地球上存在着适合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野生生物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是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形成某一地区生态平衡关系。某一地区物种的减少和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大陆上拥有广阔的淡水水域,如河流、沟渠、湖泊、水库和池塘。淡水水面约有4亿亩,其中大部分水域水质肥沃,气候温和,适宜于各种水生生物的繁殖生长。水生生物种类繁多,仅淡水鱼类就有500余种,水产资源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9.
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农业是转化农业环境自然资源的生产行业。为了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生态农业一方面要求具有最多的绿色植被,使尽可能多的太阳光能转化为生物能,另一方面还要求光合产物能够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要充分利用光能,获得最大的初级生产力,首先就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让尽可能多的有阳光照射、能够生长植物的地方都种上各种植物。牧草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一般农作物难以生存的恶劣条件下,许多牧草都能茂盛生长。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瘠薄,农作物生长受到很大限制,那里光照时间虽长,光能却很难有效利用,但那些耐旱耐寒的牧草却能适应这样的环境。其实,我国广大农区都有一些不适应种植农作物而适于各种牧草生长的荒坡、荒地、荒水、荒滩和农田隙地,如沿海大面积的海涂滩地。这些沿海滩涂含盐量高,未改造前种植农作物很困难,耐盐碱能力强的大米草、沙打旺、田菁、紫花苜蓿、三叶草、牛尾草等牧草却适于生长。因此,种植各种牧草、大力发展草食牲畜,就可以把这些土地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其次要进行合理的间作套种,通过农作物、经济林木和牧草的合理配置,建立多层多种的立体群落结构,从时间和空间上提高光能利用率。目前各地都有大面积的疏林地,光能利用率很低。如果有意识地培育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土地以丘陵山地为主,约占土地总面积的70.4%。对一个特定的丘陵山区,就地形来说,有平原、丘陵、山地三种类型。河谷平原包括山间盆地和谷地,地形平坦,水源丰富,人口众多,适宜于粮食生产,历来是丘陵山区粮食生产的基地。丘陵包括低丘、高丘和一部分低山丘陵,位于河谷平原的周缘,是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一般坡度不大,光热条件优越,适宜性广。其荒坡荒地主要集中在这一地带,但目前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