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硼泥吸附水中酚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加热活化处理的硼泥,用于处理50mg/L的含酚废水,加入量为1%时,最佳吸附酚的pH为2~4,去除率为32%;加入量为5%时,去除率最好可达60%。吸附平衡浓度与吸附量关系符合Lanmuir吸附等温式,其20.0、25.0、30.0℃时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3.25、2.50、1.75mg/g,其吸附速度符合鲛岛吸附动力学方程。通过活性硼泥的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图,探讨了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的驱动因素及其驱动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韶华  于维洋  张伟 《环境工程》2014,32(12):143-147
根据对低碳经济内涵的理解,将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碳强度)作为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通过文献回顾的方式提炼其主要驱动因素,并通过通径分析测算各驱动因素对其的总影响、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明确了作用机理。其中,能源总量对碳强度增长起直接推动作用,但在总作用上通过总人口和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起抑制作用,总人口、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等是碳强度增长的主要抑制因素,能源消耗结构是碳强度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法律是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社会制度.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在许多地区已超出了环境容量.在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的情况下,不断完善和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的环境保护法与俄罗斯的环境保护法在环境的定义、环境保护的内容与措施、科研教育与宣传、执行与监督机构以及法律框架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作为借鉴,提出了增加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内容、改革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加强执法力度等进-步完善中国环境保护法律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韶华  于维洋  张伟 《环境工程》2014,32(9):167-171
为了探讨我国制造业行业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对碳强度的贡献,根据碳强度的分解模型,研究了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与碳强度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贡献系数分析其对碳强度降低的贡献,并利用2005—2009年制造业30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制造业部门30个行业的能源效率贡献系数均大于能源结构贡献系数;13个高耗能行业的碳强度呈现刚性特征,其他17个行业的能源效率贡献系数均大于1%,能源效率对降低碳强度的贡献比较显著,且21个部门的贡献潜力趋于上升。  相似文献   
5.
王韶华  张伟 《环境工程》2018,36(4):176-180
绿色发展、低碳经济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降低能源强度。为考察能源强度相关研究所达到的水平,主要从能源强度影响因素、能源强度地区差异、京津冀协同降耗等方面总结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最后,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结合京津冀生态建设一体化的现实背景,提炼了能源强度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6.
张伟  王韶华 《环境工程》2015,33(12):125-129
以投入产出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主要产业部门产值变动对碳强度的作用路径和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来反映各产业产值变化对碳强度的动态作用过程,并运用2007年河北省投入产出表中数据计算模型主要参数,并以该年各产业产值为基数假定各产业产值增加1%,对碳强度在未来20年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动态估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