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篇
基础理论   2篇
  2020年   2篇
  2012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天堂 419(Cynodon dactylon C transval-ensis)系河南省草坪科研协作组1986年从广东石岐山中山温泉高尔夫球会引来栽培,而此草种则由该球会从国外引入。天堂419为普通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与非洲狗牙根(Cynodon transvaiensis)杂交,在其子一代的杂交种中分离出来。除具有普通狗牙根原有的一些优良性状外,还表现出叶丛密集、低矮(20cm 左右),茎梢较短,叶片纤细,叶色碧绿等特点,在郑州青绿期比当地土生狗牙根  相似文献   
2.
以郑州市域内1989、2000和2009年的典型城市与农村样地(25 km×25 km)为例,应用空间自相关、半方差、以及九项轨迹方差分析方法,对城市与农村建设用地景观多尺度上的空间格局特征与动态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建设用地景观聚集强度较高,斑块规模较大,而农村建设用地景观在大部分尺度上呈随机或均匀分布,斑块规模较小。(2)随着尺度的增加,城市及农村建设用地景观分布状态都由聚集向均匀过渡,但前者过渡较为平缓,而后者在小尺度范围(0~2km)变化速度较快,在较大尺度(3~16 km)上其分布状态的波动较小。(3)1989-2009年,城市与农村建设用地景观动态特征有较大差异,并表现出尺度依赖性。城市较小尺度上(0~4 km)建设用地景观的分布状态表现出聚集-分散的趋势,在较大尺度上(8~14 km)表现出分散-聚集的变化趋势。农村小尺度上(0~4 km)建设用地景观的分布状态也表现出聚集-分散的趋势,但大尺度(4~16 km)上状态变化很小且没有规律。  相似文献   
3.
4.
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是对生态系统在土地利用直接或间接作用下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的评价。在梳理已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从评价模型、生态风险空间表达和不确定性分析三个方面,总结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研究方法的进展,阐述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管理在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前该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不统一;(2)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较大;(3)生态风险管理环节研究薄弱。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1)关注全球变化条件下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2)重视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在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修复中的作用;(3)加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管理研究;(4)建立并完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的数据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5.
交通排放是大气颗粒物(PM)污染主要来源之一,从道路网络空间结构探究大气颗粒物污染缓解途径,对治理城市空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数据来源于郑州市GF-2遥感影像及建成区8个空气质量监测点(AQMS)的日监测数据。以AQMS为中心建立1 km×1 km(Scale1)-6 km×6 km(Scale6)空间尺度的样方,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探讨不同空间尺度下影响PM10、PM2.5质量浓度的关键性路网结构特征,为郑州市路网结构规划和空气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郑州市建成区各监测点的颗粒物质量浓度及变异性都有冬高夏低的特征。(2)郑州市路网结构对PM10质量浓度的影响程度高于PM2.5。(3)主干道面积占比与PM10在Scale1、Scale3-Scale5尺度正相关,与PM2.5仅在Scale5正相关;总道路及次干道面积占比与PM10在Scale2-Scale6均正相关,但与PM2.5仅在Scale5、Scale6尺度正相关。在Scale5的空间尺度下控制总道路及次干道面积占比、减少主干道面积占比,可以有效缓解PM10、PM2.5的污染。(4)路网连通复杂度在Scale2与PM10负相关,在Scale2尺度提升路网环通复杂度可以促进PM10污染的有效缓解。(5)节点与廊道数量水平在Scale1、Scale2与PM10负相关,在Scale1、Scale5与PM2.5负相关。通过在Scale1尺度提升节点与廊道数量水平可以同时有效缓解PM10、PM2.5污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