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采用哌嗪等二元胺和二乙醇胺为吸收剂,对模拟烟气进行SO2的吸收解吸实验研究,筛选出性能优异的吸收剂,并考察添加剂H2 S O 4对其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可再生胺类吸收剂脱硫率可接近100%,二元胺吸收剂较醇胺的SO 2吸收量大、pH值随时间变化慢、首次解吸率高;羟乙基支链对胺类吸收剂的抗氧化能力、SO2吸收量和首次解吸率均有影响,环状二元胺比链状二元胺的抗氧化能力好、首次解吸率高;在N-(2-羟乙基)哌嗪溶液中添加硫酸构成N-(2-羟乙基)哌嗪/H 2S O 4脱硫体系后,脱硫率未受影响、SO2吸收量变小、首次解吸率显著提高,具有更好的循环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2.
造纸黑液酸析法回收木质素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了加酸沉淀回收碱法草浆黑液中木质素的工艺,探讨了酸浓度,温度,pH值及加酸速度对木质素回收量的影响,得出的最佳条件是:硫酸浓度为50%,温度为40℃ ̄50℃,pH值为3.0左右,加酸速度以控制不使产生大量泡沫为准。在上述条件下,木质素的回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采用黄磷乳浊液为吸收剂,考察了黄磷浓度、反应温度、搅拌速度、氧气浓度、烟气流量等影响因素对脱硝率的影响,并且通过添加碳酸钙进行改性,提高了体系的脱硝率。结果表明,脱硝率随黄磷浓度增大、反应温度升高、搅拌速度增大而升高;随烟气流量的增大而下降;加入碳酸钙改性可以明显提高体系脱硝效果;烟气流量400 m L/min,反应温度50℃,搅拌速度1 200 r/min,氧气浓度12%,黄磷浓度6 g/L,碳酸钙浓度2 g/L的条件下,处理NO浓度为0.06%的烟气,反应30 min体系脱硝率可达到84.76%。  相似文献   
4.
采用含有羟基支链的N-(2-羟乙基)哌嗪为脱硫剂,加入硫酸配制成吸收液,进行了模拟烟气中SO 2脱除性能和工艺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N-(2-羟乙基)哌嗪/硫酸溶液对SO 2有较大的吸收容量,在实验条件下最高脱硫率可达99.96%;决定脱硫率的主要因素是初始p H值、吸收剂浓度和反应温度;对于SO 2含量在0.05%~0.4%范围内的模拟烟气,控制吸收液初始p H值6~7,吸收剂浓度0.3 mol/L,温度40~50℃,N-(2-羟乙基)哌嗪/硫酸溶液具有优异的SO 2吸收和解吸性能,首次解吸率高达60.56%。  相似文献   
5.
秦毅红  郑佳翔  胡彬  杜凯 《化工环保》2017,36(5):562-565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锌铜双金属有机骨架(Zna/HKUST-1,a=1/24,1/12,1/6,1/3,a为Zn与Cu的摩尔比),用于催化CO还原脱硝反应。采用XRD,SEM,FTIR,H2-TPR,BET等方法对Zna/HKUST-1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表明:Zna/HKUST-1中有明显的Zn—O键和铜基金属有机骨架(HKUST-1)的结构,证明Zn成功进入了HKUST-1中;但随a的不同,Zna/HKUST-1的形貌、大小及比表面积出现了差异。实验结果表明,Zna/HKUST-1(a=1/24)对CO还原脱硝反应的催化活性最高,可在230℃达到NO转化率100%。  相似文献   
6.
NaClO_2碱性溶液脱硝的热力学计算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相氧化脱硝技术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脱硝技术之一。在自制的鼓泡反应器中,进行NaClO2/NaOH溶液脱硝实验。热力学计算表明,300~380K,脱硝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的平衡系数均非常大,但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选取吸收时间、NaClO2浓度、初始、反应温度、模拟烟气流量以及烟气中pHNO含量为过程参数,脱硝率作为响应量,分别进行了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脱硝率随NaClO2浓度、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升高,随吸收时间、烟气流量或NO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在pH7~10范围内,体系获得较好的脱硝效果;NaClO2浓度,初始0.02mol/LpH,10温度70℃,烟气流量0.4L/min的条件下,处理NO含量0.02%~0.05%范围内的烟气,吸收20min内体系脱硝率几乎为10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