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针对神东矿区大柳塔煤矿采用7.0 m采高综采面回采5-2煤三盘区时回采巷道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破坏现象,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对52304及52303工作面回风顺槽之间的区段煤柱进行了巷道变形及应力变化规律的监测,并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埋深条件下两工作面之间区段煤柱的应力分布规律进行了模拟,最后总结分析了回采巷道变形破坏的机理,并得出采空区段煤柱的失稳是造成回采巷道变形破坏的根本原因。从而为巷道的合理布置及相应控制对策的提出提供基础数据,以保证矿井安全高效的生产。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某矿的矸石充填开采过程中最优充填材料配比和最佳的矸石充填量。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矸石压缩模具,应用该模具和YE-200A液压试验机对十种不同粒径配比的矸石进行压缩试验,得出均匀配比的矸石为最优充填配比。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的数学模型,确定了均匀配比矸石充填材料与压力的变化规律。最后推出了均匀配比的矸石充填高度与采厚、顶板允许下沉量及顶板压力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回收瓦厂坪铝土矿边角矿体并提高矿井资源回收率,本文基于简支梁、固定梁及两区约束理论,结合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瓦厂坪铝土矿采用旺格维利采矿法回收边角矿体时刀间矿柱的合理尺寸进行模拟分析,得出刀间矿柱随采硐数目增加所受垂直应力和塑性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较合理的刀间矿柱尺寸为1.0 m,1.0 m刀间矿柱能够保护当前回采采硐,且靠近工作面的三到四对刀间矿柱部分发生塑性破坏,能起到临时支撑顶板作用。  相似文献   
4.
火驱尾气排放系统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火驱开发过程中尾气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油井产量的影响,对现有的工艺流程进行优化,实现气液分输、安全外排,保证集输系统的安全性,同时建立安全防控体系、定时监测,消除安全隐患;并对现有的尾气处理工艺进行改造,将传统的脱硫罐串联改为并联,增大了处理能力。同时增加管径尺寸,降低了收气阻力,提高了尾气处理速度,最终提高单井产量。解决了火驱开发过程中的瓶颈难题,为火驱项目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工作面瓦斯异常涌出的动态、实时预警,对工作面瓦斯浓度时间序列的概率分布进行分析,利用Shapiro-Wilk和Lilliefors联合正态检验的方法,深入挖掘工作面瓦斯浓度时间序列的分布特征;以潘三矿某掘进工作面为例,实时正态检验工作面过断层时的瓦斯浓度时间序列。结果表明:当影响工作面瓦斯涌出因素作用比较均匀、单一因素不起决定性作用时,瓦斯浓度时间序列服从正态分布;当不服从正态分布时,则断层对工作面瓦斯涌出影响显著,有可能发生灾害。通过对工作面瓦斯浓度时间序列进行实时正态检验以辨识瓦斯涌出状态,将瓦斯浓度时间序列的分布特征作为预警的依据,能为瓦斯灾害的预测预警起有效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