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23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为解决电絮凝法调理污泥期间电场无法有效破解污泥絮体、改善污泥脱水问题,分别将电絮凝与尺寸稳定阳极(DSA,Dimensionally-stable anodes)电极、H2O2进行耦合,比较和分析2种耦合工艺对污泥过滤性能、絮体破解程度、胞外聚合物(EPS)组分改变和污泥脱水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电絮凝耦合H2O2形成的间接氧化体系中,由于电致·OH在非均相体系中能无选择性地破坏污泥絮体、破解污泥细胞并降解胞外聚合物(EPS),从而促使阳极释放的铁离子通过吸附架桥、网捕等作用与絮体碎片和EPS片段重聚并沉淀,使15 min内污泥毛细吸水时间(CST)和污泥含水率(MC)分别下降了73.9%和31.4%;然而电絮凝耦合DSA直接氧化法同期的污泥CST和MC仅分别下降了64.9%和26.4%。此外,间接氧化法可以同时降解松散结合层(LB-EPS)和紧密结合层(TB-EPS),破坏EPS蛋白质亲水基团与水的作用力,并改善传统电化学法主要降解LB-EPS的不足,实现了提高电化学方法在同步污泥破解与沉降脱水方...  相似文献   
2.
根据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定评审准则》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研究实验室内部审核,以确保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以污泥中水的4种形态(重力水、封闭水、包裹水、结合水)含量变化为评价指标,探讨厌氧消化(Anaerobic digestion,AAD)和好氧消化(Aerobic digestion,AD)两系统处理过程中污泥所含水的形态变化及其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前污泥结合水含量约占污泥总水分的3.5%,其含量几乎不随消化过程而产生改变.污泥厌氧酸化阶段由于污泥絮体中有机酸降解反应消耗了重力水及包裹水,使该阶段脱水性能下降;气化阶段由于产甲烷代谢反应及污泥絮体结构的破坏使重力水含量上升,此时污泥比阻(SRF)降低了36.5%.而污泥好氧的升温和降解阶段均伴随细胞裂解释放的蛋白酶对水与亲水性胶体结合能力的削弱,以及大分子有机物向小分子有机物的转化,使重力水含量增加了15.15%,封闭水含量下降了16.16%,污泥脱水性能提高,此时SRF下降了44.44%.相比于AD,AAD过程中各水形态含量和污泥胞外聚合物(EPS)各组分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而AD处理后的污泥紧密层EPS(TB-EPS)中多糖含量与封闭水含量呈正相关(r=0.628),表明污泥好氧消化过程中TB-EPS中多糖的降解更有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