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正> 酸雨是空气污染的一种派生形式,它与气象条件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下面分三部分进行讨论: 1、产生酸雨的影响系统由于大气自然降水过程的化学性质受控于源所排放的不同物质及其不同的大气输送、扩散能力和对应的天气形势。所以分析各种不同的天气过程对加深了解形成酸性湿沉降过程的物理机制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大气中二氧化硫(SO_2)及其衍生物平流输送的平均高度为1200-1500米,故可用850毫巴(约1500米上空)天气系统来研究污染物质平流输送和酸云→酸雨的形成条件。为此目的,分析了各次降水过程前期850毫巴影响系统(见表1)。  相似文献   
2.
酸雨的气象解释及可测性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胡倬 《环境科学》1984,(1):73-76
一、引言 本文利用降水样品中pH值监测数据(因电导率与pH值间无密切相关关系存在,故未作讨论),结合气象条件及天气形势,讨论了在不同气象条件下,大气输送、扩散能力对形成酸雨的贡献,并对用850毫巴(约1500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