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1.
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重要的生态系统及其环境,拯救濒临灭绝的生物物种,保护自然历史遗产而划定的进行保护和有效管理的特殊地域的总称,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对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建设、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到1990年,我国共有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606处,总面积达4000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4%,计划到2000年达到5%。  相似文献   
2.
苏玉芹 《环境》1995,(4):27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十分重视废纸的回收和利用,开始了从单纯依赖采伐森林资源到依靠再生木材的必然转变。  相似文献   
3.
城有城墙,家有院墙,围墙古已有之。筑墙是我们老祖宗的传统技艺,也是数千年封建社会封闭意识留给我们的“遗产”。历朝历代,都将高筑墙看成攘敌于“墙”之外,传位千秋万代的重要手段。今天,“筑墙卫国”之举已被摒弃,可是筑墙之风却愈刮愈烈。特别是城市水泥板、砖砌墙风盛行,不少机关、工厂、院校围墙套围墙,统统以砖块、水泥预制板围墙严严实实地将自己包围起来。据有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急剧改变着野生动物生态环境,加之人类肆意乱捕滥猎,使野生动物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生态失去平衡。笔者曾随野生资源考察组去到大兴安岭林区,与当地干部和群众共同回顾了野生动物管理的历史,从1958年国务院决定将野生动物管理工作交由林业部管理以来,已有30多年了。这30多年中野生动物资源发生很大的变化,野生动物也象森林植物一样,存在着演替变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绿化日益发展,近年来,国内外有些园林和环境保护专家,提出了一种美好的设想,主张未来城市里的房屋建筑应逐步向植物生态化发展,推行“植物生态建筑”。植物生态建筑,是按照生态平衡原理建造的,植物与居栖环境空间互相依存,并形成多层次的新型建筑。它是年轻的生态学与古老建筑学相结合的产物。目前,国内外对这门新型建筑已有所重视,国外已有生态建筑住宅区出现。在德国汉诺威市,已建造了一处取名为“莱尔草场”的住宅区,共有69套院落式两  相似文献   
6.
会报警的花生长在印尼爪哇岛活火山——班格拉果山的一种报春花,每当火山爆发前,山顶上不断长出“新花”,提醒人们赶紧离开,数百年来如此,故称报警花。会报雨的花在新西兰斯吐尔特岛上,生长着一种外型似菊,而花朵比菊花欠的花,花蕊有一对白色的花辦,对外界温度极其敏感。暴风雨之前,气温升高,花瓣萎缩;气温转入正常,花瓣舒开。人们外出,首先要观  相似文献   
7.
绿色,象征着生命与希望。近年来世界上一些国家为保护地球的绿色环境,掀起了一项绿色运动,各种绿色环境保护事业也应运而生。国际上提出“绿视率”理论,认为绿色是一种柔和、舒适的色彩,能给人以镇静、安宁、凉爽的感觉。由绿色植物组成的世界,对人体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会产生一种良好的刺激,使人们紧张的精神情绪得以改善。绿色在人的视野中达到25%时,人的精神感觉最舒适,对健康也最有益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