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3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基本特征,剖析了我国水资源存在的时空分布不均、城镇缺水问题严重、水的有效利用率低、水质污染严重等现实问题,从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提出了加强科学管理、节制用水、建立中水回用系统、提高技术广开水源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泥填埋场产生恶臭物质的种类与污染特点和当前恶臭污染治理的方法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填埋场恶臭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综合治理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冒泡是甲烷排放的主要途径之一,为量化太湖藻型湖区CH4冒泡通量及其占总通量的比例,本研究采用静态箱-便携式温室气体自动分析仪方法对春、夏季太湖梅梁湾进行了多日连续观测.结果表明,太湖藻型湖区春、夏季CH4冒泡通量均存在白天高于夜间的日变化特征.春、夏季CH4冒泡通量分别为1.843、104.497nmol/(m2·s),占总通量的比例分别为31.2%和68.6%,即冒泡是夏季CH4排放的主要方式,而春季CH4排放则以扩散为主.在小时及日尺度上,CH4冒泡通量与温度(气温、表面水温和底泥温度)和气压显著相关,且随着温度升高、气压降低,CH4冒泡排放分别呈指数增加和线性增加趋势.本研究可为准确估算太湖流域CH4总排放量及明确我国湖泊对全球碳循环的贡献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植物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植物监测具有传统理化监测没有的特性,利用地面、航空、卫星监测技术监测植物基因、组织、个体、群落等各个层次对人为胁迫的响应变化,分析污染物、环境因子与植物的综合作用,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预警,保障城市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5.
原子荧光法测定近海沉积物中As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观的因果图,考虑外业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全过程,分析原子荧光法测定近海沉积物中As含量的不确定度影响因素.通过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对测试过程中不确定度的各个分量进行统分研究,并对评定结果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校准曲线、重复性是原子荧光法测定近海沉积物中As含量的不确定度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厦门海域海漂垃圾对海洋生态系统潜在生态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垃圾漂浮于海面将影响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健康将产生潜在的风险。本文通过收集2009年厦门海域海漂垃圾清理与清运资料,系统地分析厦门岛海漂垃圾的来源和分布,以期揭示海漂垃圾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生态风险,提出切实合理的整治意见,为海洋管理和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应用环境监测、ArcView GIS3.1和环境评价单项指数法等方法评价了哈尔滨松北新区大气、水体、噪声、绿化等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和发展趋势,从环境保护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国海岸带系统微塑料污染危害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塑料作为海岸带及海洋环境中的一种新型污染物,已经成为全球生态和环境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分别从陆源、海源以及岸边垃圾堆放三个方面分析了海岸带环境中微塑料污染来源;从化学组成成分、形状结构和颜色确定微塑料种类;从生物、化学和物理作用探讨微塑料对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危害;同时分析了我国海岸带中微塑料粒径大小及分布。并且指出,需要从加强调查监测,提高社会认识,大力回收废弃塑料以及加大投入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等方面,开展海洋及海岸环境微塑料污染控制与管理技术体系等全面系统研究,以期为我国海岸带微塑料污染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水系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分析的前处理方法,研究了样品粒径、消解前处理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对方法适用性作出评价,并对实际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通过Hg元素含量的测定,粒径为0.147 mm的沉积物粒径可满足分析要求;采用微波-硝酸-盐酸-氢氟酸消解、ICP-MS法,对5种不同类型沉积物标准样品的6种重金属的测定结果显示,该方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利用建立的方法测定广西某河流湖库沉积物样品,6种元素测定结果 RSD为1.57%~11.1%,加标回收率大于74.4%。  相似文献   
10.
根据《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GB 17378.5-1998)的规范方法,比较近海海洋沉积物成份分析标准物质(GBW07314)在HNO3-HCl04-HF常压消化体系中,在不同温度下Cu、Pb、Zn、Cd、Cr的溶出情况。样品消化液经赶酸后,以HCl浸提、过滤、定容,最后直接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