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铜陵地区滨邻长江下游,现为一近东西向延伸的隆起断块,四面为侏罗—白垩纪火山碎屑岩系和红层所围限,以富产铜、铁、硫、金等矿产而闻名于国内。由铜官山铁铜矿床和马山硫金矿床组成的铜—马矿田,即位于该地区西部(图1)。铜官山矿床已有数十年采矿历史,工作程度较高;同时,在成矿地质构造条件上也颇具代表性。因此,深入研究铜—马矿田的构造特征,有一定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铜山矿区位于安徽贵池殷家汇南西约八公里,是中下扬子多金属成矿带知名的老矿山,具备矿田矿床构造研究的良好条件。笔者于83—84年期间对该矿山进行了构造与成矿关系的专题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区中生代以来的构造特征与整个下扬子区基本协调一致,同样存在三期不同的冲断构造;从矿体的形成、改造和保存等方面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宏观(结构、构造、接触关系)微观(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副矿物)对比出发,按国际地层指南的将课成岩体“属于地层学和地层划分的范畴”的思路,将管店岩体划分成石马凹单元、南封单元、小寺王单元和祝刘单元四个单元,合并成管店超单元。并对岩浆受构造应力驱使由南向北挤侵就位证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称下扬子区域,系指九江以东沿江两岸各宽约30公里的长江下游地域。该区域以有大量铁、铜等金属矿床分布而早为世人所瞩目,素有下扬子金属成矿带之称。其地质研究程度也相对较高。 众所周知,六十年代以来,随着板块构造学说的兴起,地质构造研究进入了一个重大变革的时代。迄今,板块构造理论,已冲破了以往构造运动学模式的束缚,使地质构造进入了动力学研究的新阶段。 作为大陆地质构造动力学研究的一种尝试,本文在溧水、宁芜和庐枞这三个典型中生代火山岩区的地质构造研究基础上,对下杨子区域中生代以来的地质构造动力学特征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中晚元古代张八岭岩群的原岩、变形变质、岩石化学、同位素年龄,沉积一火山喷发旋回(韵律),岩石能干性差异及与上覆、下伏层位接触关系等方面讨论了其地质特征、并在与现有文献资料对比的基础上,根据1/5万张八岭幅、珠龙幅区域地质调查路线和剖面资料.提出了对张八岭岩群重新划分建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1/5万张八岭幅、珠龙幅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运用微观构造与宏观构造相结合的方法,借助于现代测试技术.对张八岭变质地体山变质构造岩的显微构造与结构进行了研究。验证和深化了野外工作所观察到的现象和认识;探讨了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计算了差异流动古应力值;恢复了构造变动对岩石的应力状态和方位。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张八岭地区的褶皱、断裂构造活动特征、形成序次关系、动力作用方式等.从而进一步阐明了测区构造发生、发展以及定位机制。  相似文献   
8.
引言 众所周知,无论是现实构造形态的判定或原始构造特征的研究,都离不开岩层产状变化的分析。然而,在野外工作中,岩层产状往往并不都是容易判定的。例如,在厚层状或块状沉积岩分布区和火山熔岩分布区,如果露头比较零星,其岩性层理或流理的产状就很难以确切判测。偶有不慎,甚至还会被局部存在的斜层理或缓节理所迷惑,造成层理、流理产状的误判、误测。解决这类问题的具体方法,目前还不多,当然也就更谈不上什么将岩层现产状复原到成岩时期原始产状,以及判识该地区古构造特征的方法了。  相似文献   
9.
布托别山金矿带为新疆多拉纳萨依金矿田的西矿带.其构造作用主要经历三期:早期,区域右旋剪切形成一类规模较大的同斜、紧闭、倾竖型褶皱;中期,左旋剪切形成一套由“B”型转换成“A·B”过渡型系列柔性褶皱;晚期,在左旋剪切条件下,产生滑劈理群和微观变形,并叠加于前两期构造之上.构成一条特别醒目的NNW向脆-韧性剪切带。金矿化体严格受这一剪切带控制.  相似文献   
10.
作者等在张八岭地区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过程中,针对测区内广泛分布的中、晚元古代张八岭岩群等岩层内普遍发育的矿物拉伸线理.砾石压扁拉长定向排列、S1与S2两级面理构成的交线和褶纹线理构造进行了专门测量与研究。然后,依据所测数值分别作了线理平面分布图和产状综合统计图;据图示和综合产状统计、解析.再结合野外观察结果.分别论述每一种线理构造发育特点、产出状态、优选定向组合等特征.从而进一步判别动力作用方式及线理构造最终定位机制。并通过对线理构造系统研究.理顺了它们形成的先后序次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