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胶州湾夏季悬浮颗粒物组成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月采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等方法对胶州湾夏季悬浮颗粒物组成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胶州湾夏季悬浮颗粒物浓度范围在12~17.4 mg/L,浓度从湾内到湾口有逐渐减少的趋势;悬浮体中有机颗粒物占总颗粒物数量的58.73%~72.1%,以小于1 μm的颗粒为主,1~2 μm,2~5 μm,大于5 μm的颗粒数量依次递减;活体颗粒含量达到40.05%~61.37%,并且活体颗粒的粒径也比较小,其粒径分布趋势与有机性颗粒分布趋势相似;有机颗粒、活体颗粒分布都具有近岸较高,离岸较低的特点;表层悬浮物有机颗粒、活体颗粒含量分别与温度、pH值和PO3-4-P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南漪湖上覆水中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光谱特征与来源,采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与三维荧光光谱(EEMs)为工具,并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荧光区域积分分析(FRI)、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对DOM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显示,UV-Vis参数a(440)、E2/E3E3/E4SR表明DOM具有腐殖化特征与自生源特征,且E2/E3E3/E4a(440)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P<0.05),SRa(440)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说明腐殖酸浓度越高则DOM相对分子量越大,但无法依据腐殖酸浓度大小判断DOM来源.根据a(440)计算获得溶解性有机碳(DOC)平均浓度为26.79mg/L,且该湖泊出口附近DOC浓度为10.15mg/L.荧光指数(β:α、FI、BIX、HIX、Fn (280)、Fn (355))显示该湖泊DOM具有腐殖化程度较低及强自生源特征,类蛋白组分(Fn (280))相对浓度的空间分布上由西向东逐渐增大,而腐殖酸类组分(Fn (355))相对浓度峰值出现在入湖口与出湖口.通过PARAFAC解析出3种组分,分别为类富里酸(C1)、类色氨酸(C2)和类腐殖酸(C3),且C1、C2、C3含量分别占总组分强度21.96%、13.36%、84.21%.FRI法分析显示类蛋白物质所占比例之和(区域I+II)为49.65%,该结果说明水体已受到了人为因素影响.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1、C3与β:α、BIX呈显著负相关系(P<0.001),C2与β:α、BIX、Fn (355)呈正相关系(P<0.001).通过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南漪湖上覆水中DOM在16个位点间呈现不同特征,但整体上水体中DOM来源受内源输入影响较为显著,应加强该湖泊内源释放污染物控制与管理.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阳宗海表层沉积物和周边农田土壤微塑料的赋存差异和主要来源,作者于2022年6月在24个表层沉积物采样点和11个农田土壤采样点采集样品,采用密度浮选法分离样品中的微塑料,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拉曼光谱仪分别对微塑料进行镜检和成分鉴定。结果表明,阳宗海表层沉积物和农田土壤微塑料丰度分别为(323.7±115.6)、(93.0±50.1)个/kg,微塑料在空间上均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部区域。纤维状是微塑料的常见形状,分别占表层沉积物和农田土壤微塑料总数的76.28%、69.79%,碎片状在农田土壤中的数量占比较表层沉积物高11.73个百分点,颗粒状在农田土壤中的数量占比较表层沉积物低5.57个百分点。蓝色和透明是微塑料的常见颜色,两者在表层沉积物和农田土壤中合计数量占比分别为92.36%、86.41%。小粒径(<1 mm)微塑料占据主导地位,表层沉积物中小粒径微塑料的数量占比较农田土壤高14.21个百分点。拉曼光谱检测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涤纶等成分的微塑料数量占比分别较农田土壤高11.84%、7.84%,聚丙烯成分的微塑料数量占比较农田土壤低16.57个百分点。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