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比较NOAA/CMDL本底观测站CO月均值序列和MOPITT卫星观测值时间序列,结果表明两者在时间变化规律上一致性较好。利用2000-2015年MOPITT观测的CO数据,展示了对流层CO浓度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中国地区MOPITTCO表面混合比与人口密度分布规律相似,呈现出东部高西部低的特征,其自然分界线与中国人口分界线——胡焕庸线相契合。中国大多数工业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CO柱浓度在2000-2015年期间有一个温和的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约3%。合成15 a的月平均值,显示中国CO柱浓度冬春季节较高,夏秋季节较低,峰值多在3、4月,谷值多在7月。但位于不同纬度地区CO柱浓度有着不同的季节变化规律,例如随着纬度的升高,春季到夏季的CO柱浓度下降幅度降低。造成CO浓度季节循环特征的原因是CO源和汇的季节变化规律以及与纬度相关的太阳辐射变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辽宁省海城市西荒地地热田的区域地质构造、地热水的赋存状况进行了分析,在对地下热水化学组份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本区地下热水在医疗及医疗旅游方面的价值,以及在此方面开发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