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利用吉林省1961-2015年46个气象站的逐日气象数据,结合Penman-Monteith方程,计算玉米生育期逐旬需水量(Et_c)、降水量以及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WDI),根据干旱等级指标计算逐旬不同等级干旱频率、平均干旱强度以及干旱风险指数,并分析其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玉米生长季水分供需状况看,西部地区整个玉米生长季水分亏缺最严重,玉米易遭受干旱威胁,中部发生干旱的威胁次于西部地区,东部发生干旱的威胁最小。西部地区干旱发生频率最高,其次是中部,东部地区干旱发生频率最低,平均干旱强度和干旱风险指数与此有相同的分布特征。各等级干旱基本上是在玉米生长的前期和后期发生频率较高,而在玉米生长的关键期,发生频率相对较小。除个别情况,各时段基本是轻旱发生频率最高,其次是中旱,而重旱发生频率较低,特旱发生频率最低。代表站各时段水分亏缺指数年际变化基本是中前期呈减少趋势,中后期呈增加趋势。不同时段各等级风险区空间分布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船用电机在GB2423.4/81,JB839—75.MIL—STD—810C及模拟舰船船舱环境条件的四种湿热试验条件下绝缘性能及外观质量的验证和对比,分析了四种湿热试验条件的严酷程度,並运用数理统计手段,寻求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修订军、民船用电机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54个气象站点1958—2015年日最低气温数据,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定量分析该地区寒潮发生发展的演变特征和空间变化。结果表明:过去58年,寒潮发生次数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平均减少幅度为1.2次/站;寒潮过程中,最低气温的平均降温幅度呈南高北低分布,最低气温的极端降温幅度呈自区域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分布。寒潮发生的首次最早为8月1日(九江站),末次最晚为5月4日(寿县站和六安站),出现时间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冬季寒潮频发,春季和秋季次之。  相似文献   
4.
3、验证试样的组织: 为减少误差和获得较确切的试验结果,每一型号规格的电机均组织2~6台试样,以便在各种湿热条件下均能重复试验1~2次。受试电机型号、规格、数量,见表(6)。 在整机验证的同时,亦组织了与整机工艺一致的油漆,电镀另部件,分别经历四种湿热条件的考核,以鉴别各种条件对电机湿热效应的差异。 另外,还选用了毛细孔作用强、结构松驰的过滤纸进行吸湿率测定。这些过滤纸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地吸收空气中的水份,並趋向平衡吸湿状态,以便判别四种湿热试验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