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7篇
基础理论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4 毫秒
1
1.
以壳聚糖复合剂替代抗生素,探讨壳聚糖复合剂对家禽养殖的生长促进,提高动物抗病力的作用.结果表明,壳聚糖复合剂显著提高了鸡的免疫能力,对增强鸡的防病和抗病能力相当于甚至优于抗生素(P<0.1).而且使用壳聚糖复合剂还可以降低饲料的使用量.因此,以壳聚糖复合剂替代抗生素,可以保障家禽产品中抗生素类药物的零残留.  相似文献   
2.
根据ISO 11268-1:1993方法,完成了土壤中苯并[a]芘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人工污染模拟实验.并采用Clontech PCR-SelectTM cDNA Subtration Kit构建了污染组和对照组蚯蚓之间的抑制消减文库.经测序和比对分析,在苯并[a]芘诱导上调文库中发现5个线粒体DNA(mtDNA)编码的基因,且在上调文库中具有较高的频率.它们分别为: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Ⅱ、Ⅲ,NADH氢脱氢酶亚基1,ATP合成酶亚基.研究表明,土壤中苯并[a]芘污染改变了蚯蚓线粒体基因组的表达水平,线粒体基因组表达异常是多环芳烃污染胁迫的重要分子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三种常见农药毒死蜱、乙草胺和三氯杀螨醇对中肋骨条藻的毒性效应和生长影响,并采用毒性单位法评价了其二元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佐剂甲醇对中肋骨条藻的不可见效应浓度为0.10%(v/v);三种农药对中肋骨条藻的毒性顺序为乙草胺三氯杀螨醇毒死蜱,96 hEC50分别为0.0856、0.454和0.521 mg/L;在毒性比为1∶1情况下,乙草胺-毒死蜱的联合作用96 h-∑TU为0.861,表现为协同效应,毒死蜱-三氯杀螨醇和乙草胺-三氯杀螨醇的96 h-∑TU分别为1.139和1.417,均表现为拮抗效应。  相似文献   
4.
依据港湾地理特征和进入港湾主要污染物类别及分布,首先提出了港湾入海污染物估算的空间范围界定方法和主要估算因子;其次,依据港湾污染来源,提出港湾陆源、海上以及大气入海污染物的估算方法,包括具体的估算步骤和计算方法等,并形成估算港湾入海污染物通量的一套方法;最后以泉州湾为例进行示范研究,为港湾环境容量计算、污染物总量调控、...  相似文献   
5.
在前期建立的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诱导上调表达的蚯蚓cDNA文库中,发现一种过氧化物还原蛋白peroxiredoxin6(PRDX6)基因片段,并提交到GenBank.Blastx比对与基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与已知PRDX6的最高相似率为86%,期望值为4E-30.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具有PRDX6基因含Cys编码的一个特征motif,表明该序列属于PRDX6基因.为进一步验证蚯蚓PRDX6基因对多环芳烃污染的响应情况,使用OECD推荐方法,进行了土壤菲、芘、荧蒽和苯并芘污染对蚯蚓的毒性响应的试验(周期28 d),并采用定量PCR方法,检测了各实验组蚯蚓PRDX6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发现,1.0 mg·kg-1的芘和苯并[a]芘均可显著上调蚯蚓PRDX6基因的表达,表明PRDX6基因可作为土壤污染引起蚯蚓抗氧化应激检测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6.
菲和芘对蚯蚓(Eisenia fetida)细胞色素P450和抗氧化酶系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菲和芘在单一低剂量污染胁迫下对蚯蚓(Eisenia fetida)体内细胞色素P450酶系和抗氧化酶系的影响.通过滤纸接触染毒法,检测蚯蚓细胞色素P450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范围内,蚯蚓体内细胞色素P450含量和三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对毒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响应.菲和芘在蚯蚓体内的代谢诱发了细胞色素P450总含量的增加,且在此过程中有活性氧自由基产生.不同酶对毒性效应响应的域值不同,其敏感性大小为:P450>SOD(POD) >CAT.根据四个指标对污染物浓度响应的域值不同,可将四者联合应用互为补充作为一套生物标记物体系,以满足污染物不同暴露浓度下土壤的毒理诊断,增强指示的敏感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外源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室外条件下采用正交盆栽试验设计,以污染水平、细菌接种量、真菌接种量和有机肥添加量为调控因子,研究了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过程中外源专性微生物(细菌和真菌)接种对土壤中矿物油和美国EPA 16种多环芳烃(PAHs)降解的作用.结果表明,经过一个生长季(150d)各处理土壤中的细菌总量、真菌总量、PAH-降解细菌和PAH-降解真菌数量不受外源专性细菌和真菌初始接种量的影响(p>0.05);有机肥促进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增长,其添加量与土壤细菌总量、真菌总量和PAH-降解细菌数量显著正相关(p<0.05);实验结束时矿物油的去除率为58.8%~88.3%,PAHs的去除率为91.7%~97.8%,外源专性细菌和真菌的接种对矿物油和PAHs的降解无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荧光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及2216E平板计数法对深圳海域水体细菌数量分布状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细菌总数普遍高于可培养细菌总数1~2个数量级,可培养细菌所占的比例为0.13%~88.65%。清洁水域YMK001站位及污染严重的深圳湾GDN053站位始终是细菌总数的高值区。可培养细菌总数与细菌总数、CODMn及BOD5相关关系不显著,不能准确反应细菌总数的变化趋势及环境水体有机物的存在状态;而细菌总数与CODMn及BOD5相关关系显著且相对稳定,与环境水体有机物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可见细菌总数相对于可培养细菌总数更适合于大范围海域的水质监测及不同海域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划定海洋生态红线是当前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重要海洋生态功能区是海洋生态红线区的核心部分,选划方法尚处探索阶段。本文在探索重要海洋生态功能区定义及内涵的基础上,通过资料收集与生态特征分析、潜在的重要海洋生态功能区类型初步识别、海洋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方法构建、边界确定等方面构建重要海洋生态功能区选划技术方法,最后以泉州湾为例对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共选划5种类型10个重要海洋生态功能区,约占泉州湾海域面积的50.28%。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