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甲烷是第二大重要的温室气体,而生活垃圾填埋场是第三大甲烷人为排放源。因此,作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填埋场甲烷排放监测具有重要意义。监测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基于质量守恒定律的气体对流扩散规律,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通量箱法、微气象法、质量平衡法、示踪气体羽流法与气体羽流法等,各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但新的监测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3.
垃圾填埋场是温室气体甲烷的重要人为排放源之一,垃圾分解产生的甲烷会发生垂向和侧向迁移,并被氧化固定在垃圾填埋场中。研究显示与硫酸盐还原作用耦合的甲烷厌氧氧化(AOM)作用在垃圾填埋场内及其渗滤液羽状体中均可发生,形成自生碳酸盐和硫化物等沉积。因此,AOM作用是垃圾填埋场甲烷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只运用气体地球化学方法与技术难以确定填埋场AOM作用的特征,而填埋场内自生碳酸盐可能保存了AOM作用的信息,但其矿物学、地球化学等特征很少有报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4.
对东太平洋隆起13°N热液的气体浓度和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定。在大多数贫Mg样品(≌5×10~(3-)mol/kg)中,气体浓度为:(3—4.5)×10~5 cm~3 STP/kg的He,0.62—1.24cm~3 STP/kg的CH_4,(10.8—16.71)×10~(-3) mol/kg的CO_2。样品含有大量由与钛取样瓶反应所产生的H_2(95—126cm~3/kg)和某些CO(0.26—0.36cm~3/kg)。CH_4和CO_2的δ~(13)C(分别为-16.6—-19.5,-4.1—-5.5)表明温度为475—550℃,而δ~(13)C_(co)与在接近取样温度的350℃下CO_2对Ti的还原所形成的一致。~3He/~4He在(7.5±0.1)R_A是非常均一的(~3He/~4He=1.0×10~(-5)),非常类似于已发表的资料以及(14—2.1)x10~6之间的CH_4/~3He比值。水的~(18)O和D显示出富集,分别为0.39—0.69‰,0.62—1.49‰。这些值相当于水/岩比为0.4—7。明显的~(18)O富集表明大洋同位素组成并没有完全被热水循环所缓冲。根据热水通量和地幔~3He通量对~3He-热函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地区的122个侏罗纪-白垩纪岩石样品,以及日本西南部四万十地区24个白垩纪岩石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与枕状玄武岩伴生的燧石及伴生岩石富含可能来源于热液活动的Fe和Mn。旧金山地区岩石中陆源质的、玄武岩质的、热液和生物成因的端员组分的分析结果表明,热液喷溢使岩石样品富集Fe和Mn,并对硅质岩石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热液组分和元素如Fe、Mn、Ni、Zn、Y和Pb的TiO_2标准化值的垂向变化表明有这种可能性,即旧金山地区层状燧石都是在某些活动洋中脊上或附近的热液场中经过30Ma以上的时间沉积而成的,是加到北美大陆上的洋壳残块。另一方面,根据区域产状扣热液元素的TiO_2标准化值的垂向变化来判断,旧金山地区岩石相是在半深海环境中(如边缘盆地和弧内盆地中)沉积的。  相似文献   
6.
热水活动在岩石圈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地质和成矿作用,热水作用的动力学类型主要有深部岩浆作用、碰撞挤压作用和沉积物自生高压脱水作用。根据热水成矿的特点,在传统的三种成矿作用分类范围之外列出热水成矿作用,并进行了次级分类。我国南方主要发育有四期热水沉积作用.其特征是:在演化方式上从震旦纪到二叠纪有从沉积作用向交代和充填作用演化的趋势,在元素组成上有从稳定元素向活泼元素演化的趋势。在时空分有模式上,热水沉积矿床主要发育于张性构造背景中裂陷盆地充填层序碳酸盐岩向细碎屑岩的过渡部位.这个过渡时期正是盆地演化到深部与表层物质和能量强烈交换的时期,也是盆地海平面最高、陆源物最少的时期,同时由于盆地沉积基底碳酸盐岩的较早因此共产生裂隙和层间空隙,有利于形成热水集中供给的通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