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基础理论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可变电荷表面对磷的吸附与解吸动力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可变电荷表面为主的土壤对磷的吸附与解吸动力学。结果麦明,磷吸附和解吸动力学均可用修正的Elovich方程、双常数速率方程和分段拟合的抛物线扩散公式来表征。吸附和解吸过程均可分为快、慢两个反应阶段。磷吸附过程是一个扩散控制的不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   
2.
化学物质的土壤化学行为与环境污染研究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讨论了化学物质的土壤化学行为的研究趋向。认为重金属离子和多价含氧酸根在土壤中的主要化学过程是吸附和解吸、成络和解络以及沉淀和溶解。为了明确土壤对这些离子的缓冲能力和容量,以及进入食物链的数量和速率,当前则宜侧重于上述离子在土壤中的形态及其转化条件的研究。对于有机化学物质,土壤同时具有缓冲性和自净能力,展望趋势,则宜以有机化学物质在土壤中的降解历程包括降解速率和中间产物及其对作物-土壤-地下水系统的环境效应为主。  相似文献   
3.
土壤中铜的形态及其转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本文报告了使用连续提取方法研究加铜培育的黄棕壤、水稻土、红壤、砖红壤中铜的形态,并初步考察了土壤酸度、氧化还原状况等因素对铜形态的影响,对铜在不同矿物之间结合形态的转化进行了模拟。  相似文献   
4.
土壤对铜离子专性吸附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就苏南水稻土(黄泥土)、江西进贤红壤和广东徐闻砖红壤进行了对铜离子专性吸附特性的探讨。专性吸附铜量以黄泥土和砖红壤较大,红壤较低。这与土壤氧化铁,有机质含量密切有关。在本试验条件下,土壤专性吸附的铜,可区分为两种:一为Na~+离子不能置代,但可为1M NH_4Cl所置代;另一是只能为0.1M HCl所解吸,后者称为固定态铜。我们设想土壤对铜的吸附,从交换吸附—NH_4Cl可置代的专性吸附一固定态的专性吸附,三者处于一种连续的和逐渐过渡的情况。三种土壤对铜离子的自净作用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
土壤矿质胶体对铜离子的专性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砖红壤、黄棕壤和火山灰土对铜的吸附特性,同时采用粘土矿物和合成氧化铁标本作对照,考察了铜离子浓度、pH等因素对铜的吸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