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4篇
基础理论   1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3 毫秒
1
1.
催化动力学直接光度法测定超痕量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树  陈岚 《环境化学》1990,9(6):77-81
本文研究了硫酸介质中,痕量铁(Ⅲ)催化高碘酸钾氧化中性红褪色的新指示反应及动力学条件,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Fe~(3+)的方法.方法的灵敏度为5.21×10~(-12)g Fe~(3+)/ml,测定范围0—0.2μg Fg~(3+)/25ml,操作简单、快速且重现性好.在用于测定人发中的铁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我国工业发达地区,河流水体中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有机物污染较为严重,针对这一状况,本文综合国内外关于水体中“三致”有机物的研究,从行政、科技两个方面对河水中致突变致畸致癌有机污染物的控制对策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职工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的素质,职工的能力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教育培训则是提高职工素质与能力的有效途径。当今是信息社会,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电力企业新技术、新设备更新换代的今天,教育作为知识传播的载体,将发挥前所未有的关键性作用,而终身教育将占据核心位置。作为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继续教育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需求。企业如何做好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也将决定一个企业的命运与前途。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万计的专…  相似文献   
4.
泉州安海湾营养盐特征及富营养化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键  陈岚 《海洋环境科学》2011,30(4):525-527,532
根据2009年安海湾水质调查资料,研究了水体中溶解态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PO4-P)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含量分布及该海域的富营养化程度.结果表明,DIN平均5.79 mg/L,主要以NH4-N形式存在,PO4-P平均0.064 mg/L,COD平均12.8mg/L,该海域已从1989年的贫营养水平转变为严...  相似文献   
5.
Si和P与钼酸铵反应均能生成钼黄,为了消除P对Si的干扰,国家标准采用加草酸溶液方法,研究发现该溶液不但破坏磷钼黄,也破坏硅钼黄,且反应速度很快,比色必须在2 min内完成,否则结果大大偏低。我们也用酒石酸溶液替代草酸溶液,虽然破坏硅钼黄速度减慢,但也不理想。本文通过实验推导和验证:如果已知P浓度,把测得的Si、P总浓度减去P的浓度乘0.389所得的值,就消除了P的干扰,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6.
谭林  陈岚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7):1829-1847
科学揭示乡村空间重构与土地利用转型的耦合发展关系,有利于为中国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运用文献综述、理论分析阐释二者的耦合机理及驱动因子。主要结论如下:(1)重构乡村空间是对新一轮乡村转型发展要求的积极回应,土地作为乡村地域的关键发展要素,通过其利用形态的多维转化适应不同的空间重构场景。(2)乡村空间重构是土地利用转型的重要驱力,也为土地利用转型提供不竭的现实需求,土地利用的成功转型是乡村空间重构结果的显著表征,二者交互影响,存在耦合互动关系。(3)空间规划、政策制度、产业结构、利益主体及生态理念的多轮驱动机制共同对其耦合关系施加影响,不同作用机制下的作用效力、方向有所不同。(4)新时代下促进乡村空间重构与土地利用转型耦合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是全方位探寻土地利用优化转型的多维路径,总体上应立足生态文明的价值位序,以空间规划为约束机制,以产业结构升级为诱发机制,以多方利益协调为保障机制,同时创新土地政策制度机制,从而提高耦合水平,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7.
职工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的素质,职工的能力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教育培训是有效提高职工素质与能力的有效途径。从传统的行政管理,到现代的体系管理,都把职工教育放在企业工作的首位,足以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的思想。那么在企业转型的过程中,该如何做好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呢? 教育培训的内容 OSHMS中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确定必要的能力要求,制定并保持培训计划,以确保最高管理者和全体员工能够完成其承担的任务和职责,并根据其教育水平、工作经验和接受过的培训对其能力进行鉴定。应定期评审培训计划,必要  相似文献   
8.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