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实验定量研究了存在Ca2+、Mg2+和Fe3+时,应用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测定Mn2+的准确性,旨在探讨应用该方法准确测定电解锰渣中Mn(Ⅱ)的可行性。结果发现Ca2+浓度超过320 mg/L时,测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絮状乳白色沉淀,对Mn2+的测定结果产生干扰。经过16 h的自然沉降,干扰被彻底消除。Mg2+在浓度为0~192 mg/L范围内对Mn2+浓度的测定不产生干扰。同时,Fe3+的存在对Mn2+浓度的测定产生灵敏的干扰,使用掩蔽剂氟化钾可以减少Fe3+的干扰,但却不能彻底消除Fe3+的干扰。提出了在电解锰行业中,没有彻底地消除Ca(Ⅱ)或Fe(Ⅲ)的干扰因素前,需要更为精确地测定Mn(Ⅱ)的浓度,不建议使用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东海近岸的19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正构烷烃的分布及其组成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调查站位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均呈双峰群分布,前峰群短链烷烃无明显奇偶优势,主要来源于海洋藻类和细菌;后峰群长链烷烃具有明显的奇碳数优势,主要来源于陆生高等植物。短链和长链烷烃分布均呈现中间高两端低的分布趋势,这可能与沉积物的粒度有关,粒度越小越易吸附有机质,造成了海源和陆源都在中部出现高值。陆、海源烷烃比(ΣT/ΣM)和陆、海源烷烃优势比(TAR)对沉积有机质来源的指示是一致的,空间分布呈现近舟山群岛有高值分布,指示有较强的陆源输入。陆海比(Pmar-aq)、平均链长(ACL)、烷烃指数(AI)、奇偶优势指数(OEP)指示研究海区主要以陆源输入为主且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输入比例相近且没有受到石油污染。  相似文献   
3.
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已成为追溯全球古环境变化与古生物地球化学演化的有力工具,在我国边缘海中得到广泛应用,尤以东海全新世古气候和古海洋学研究取得的成果最为显著。本文在综述了部分有机质整体指标和脂类生物标志物用于东海有机质溯源研究进展的同时,着重叙述了他们在全新世海水表层温度、季风、相对海平面和海洋初级生产力重建等古气候和古海洋学领域的研究动态。针对我国边缘海,提出应选用更加有效可靠的有机地球化学多指标,研究高分辨率的沉积连续记录,全面恢复古气候环境变迁历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