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黑碳是一种吸光物质,对全球变暖和区域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青藏高原又在气候、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碳收支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为了解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黑碳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于云南省丽江市高美古地区进行春季(2018-03-15—2018-05-13)样品采集,采用热/光碳分析仪测定元素碳(EC)浓度,探究污染特征(EC、char-EC、soot-EC)、光学特征(babs、MAE),并基于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和后向轨迹分析其来源。结果表明:春季EC浓度受生物质燃烧、旅游旺季等人为排放和沙尘等自然因素共同影响;EC与温差和太阳辐射呈正相关,与湿度呈显著负相关。Char-EC和soot-EC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35±0.20) μg·m−3和(0.07±0.04) μg·m−3,两者在EC中的占比分别为80.1%和19.9%。Char-EC/soot-EC比值均大于1,表明该区域受到生物质和煤炭燃烧影响较大。babs和MAE值在4月22日前后差异较大,主要与不同时期污染源占比有关。青藏高原东南缘EC主要受缅甸东北部气团传输影响,主要污染类型有生物质燃烧、扬尘、煤炭燃烧和交通源,其中生物质燃烧和扬尘源贡献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