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4篇
  201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近年来,臭氧衰竭比原先预料的更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蒙特利尔议定书”和“大气清洁法案”要求2000年要完全清除致臭氧衰竭物质——氯氟烃(CFCs)的生产和使用。目前,世界各地积极开发CFCs的替代物,以加速转换。虽然已开发的氧氯氟烃(HCFCs)、氢氟烃(HFCs)等替代物与CFCs相比还有一定缺点,但最终一定会实现替代转换。  相似文献   
2.
“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2000年全部清除氯氟烃(CFCs)的生产和使用,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替代物,现在开发出的主要有氢氟烃(HCFCs)和氢氟烃(HFCs)。CFCs主要用于致冷剂,故替代物多集中于此。美国及一些国家主要使用氟烃产品(主要是HFC-134a),美国又开发的“奇迹物质”-氟碘烃(CF3I),性能较好,欧洲又重新启用烃类和氨,已部分用于民用致冷设备,目前替代物与CFCs相比仍有许不足  相似文献   
3.
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发展及环境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排放污染已成为各国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积极研究开发新型、清洁型能源,电动汽车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电池技术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已开发出的主要有铅酸、镍、银、锂、钠、空气、燃料及飞轮系列电地。电动汽车大大降低了汽车排放污染,但同时又造成了重金属污染等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4.
1985年首次报道南极上空15~20km处出现“臭氧空洞”后,臭氧衰竭一直是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过去10年大气平流层臭氧浓度约减少2.5%,仅1991年就减少约2%.同年9月臭氧值达到历年同期最低值、“臭氧空洞”出现得早,在11~13km、25~30km高度首次观测到臭氧衰竭,衰竭量达50%.南极站也发现在25~30km高空,9~10月臭氧混合比比正常恒定的混合比低30~50%,臭氧降低时间约40天,速度为以往春天“臭氧空洞”形成速度的1/2.25~30km高度 此高度臭氧衰竭发生在9月上旬,主要与极区平流层云(PSCs)有关.PSCs可能是威德尔海和帕默半岛地区的大气移动所致,由高山背风面气流在平流层25~30km高度产生.这一现象1991年比以往严重得多.PSCs使无活性氯转变为活性形式,没有阳光时也可使臭氧减少;使活性氮变成硝酸冰粒子,并在表面与含氯化合物反应释放出氯,春天阳光照射时变成活性氯致使臭氧显著减少.另外.30km高空臭氧衰竭也可能通过单纯化学反应发生,但只能部分解释此高度臭氧衰竭.11~13km高度 此高度臭氧衰竭发生在9月下旬,由大量硫酸气溶胶导致.气溶胶对臭氧的作用在1982年墨西哥EIChichon火山爆发后引起广泛重视.1991年6月和8月分别发生了菲律宾Pinatubo火山和智利哈德孙火山爆发.Pinatubo火山爆发后的几周内,气溶胶(95  相似文献   
5.
汽车代用燃料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已经开发使用的代用燃料氢气,甲醇,乙醇,新配方汽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动汽车等,并对代用燃料车和汽油车的环境安全性,成本,能耗消耗等方面作了比较,指出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是当前最有前途的代用燃料。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地貌复杂,环境承载力低,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相对落后。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经济主要为传统的农业经济,建立喀斯特地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农民利益的内在要求。本文分析了该地区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和依据,评析了农业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通过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公众生态意识等措施建立和完善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