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前对跟踪评价的含义、目的、主要工作内容、实施步骤等已有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但是对战略层次跟踪评价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首先回顾了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在国内外的理论成果,总结跟踪评价的实践经验,认为跟踪评价主要驱动力来自于立法、决策方自身利益以及公众压力3个方面,并对今后我国开展跟踪评价工作提出相关建议,包括应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理论研究、建立相关的跟踪评价制度和开展跟踪评价试点等。  相似文献   
2.
目前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厦门市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对其空气质量的影响日益严重。本文论述了近年来厦门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危害,并提出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建设化工区需对企业进行合理规划布局,且化工区风险预警和防范具有优先性问题,需要对企业进行有效的风险分级。现有研究中的区域风险源分级方法上存在较大的不足。根据化工区风险源的特点,基于环境风险评价和灰色系统的基本理论,探索性的将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应用于化工区风险源分级中。建立了一套适合化工园区的指标,对各个企业进行聚类分析,划分风险等级。以大连市某化工区为例,筛选8个指标,并选取了6个化工企业进行灰色聚类分析。将它们归为4个不同的风险级别。该方法不仅能较全面地反映化工区各个风险源的风险级别,对风险源的规划、布局和管理起到较好的决策支持作用,而且能指导预警和防范体系的建立,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