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1999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用大型底栖动物对珠江广州河段进行污染评价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本文利用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对珠江广州河段的污染进行生物学评价。 两次调查中发现该河段底栖动物群落主要由水栖寡毛类、多毛类和软体动物中的河蚬(Corbicula fluminea)等三大类群组成。在多毛类少于40%情况下,寡毛类与河蚬的数量百分数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γ=-0.9639。 Shannon-Weaver种类多样性指数不能反映本河段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与污染的关系。根据本河段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实际情况,提出下列生物污染指数公式。 生物污染指数=log(N_1 2)/[log(N_2 2) log(N_3 2)](N_1、N_2、N_3分别为寡毛类、多毛类和河蚬的数量)对本河段的污染现状予以评价。文中还就公式存在的问题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某炼钢厂利用废旧铁罐炼钢的堆场残留物对环境污染的影响,采用生物毒理试验方法进行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堆场废渣使附近的地面水和鱼类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该种废渣对鱼类有急性致死的危害,对此类堆场的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珠江及广州市水体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过去未曾见有较系统的研究报道.本文首次就包括部分珠江河段在内的广州市荔湾区的水体进行底栖动物的初步调查,目的在于试就底栖动物所能提供的生态学资料,对该区的污染现状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