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基础理论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71年我国从西德引进了3米、3.5米单绳缠绕式绞车23台,其中10台分配在冶金系统,13台分配在煤炭系统,作为建井时提升运输用。煤炭系统比冶金系统使用较早。安装操作维护经验亦比较丰富。所以,我们于1979年7月间对煤炭系统的兖州、淮北、邯郸、开滦四矿共9台引进绞车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与国产绞车相比,西德绞车有不少特点。本文从几个方面对其基本特点予以介绍。安全性能 1.闸控制系统制动闸为气动瓦块绞型抱闸,与国产仿苏绞车相似,但控制系统无级可调,轻便可靠,远较仿苏设备为好。其主要控制元件及作用原理如图1。  相似文献   
2.
二氧化氯混合消毒剂是新一代广谱高效消毒剂,消毒能力是次氯的3~5倍.二氧化氯发生器性能安全可靠,运行稳定,操作方便,对人体无不良作用.介绍了二氧化氯混合消毒剂在中国长城铝业公司职工医院含菌废水处理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利用氧化铝碱性工业废水进行烟气脱硫的机理,并对影响脱硫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小仓泵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是结合流态化和气固两相流技术研制的。其输送技术的关键是必须将物料在小仓泵内得到充分的流态化,改悬浮式气力输送系统为流态化气力输送,系统整体性能超过常规的气力输送系统。  相似文献   
5.
UASB-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鸡爪加工废水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爪加工废水含油脂、悬浮物较高,是一种较难处理的有机废水。采用隔油-厌氧(UASB)-生物接触氧化-絮凝联合处理工艺处理鸡爪加工废水,结果表明:工艺是可行的,处理后出水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6.
多溴联苯醚的环境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斌  郭良宏 《环境化学》2011,30(1):143-152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广泛使用的溴代阻燃剂,其大量生产和使用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由于PBDEs具有较高的亲脂性,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它们可远距离传输到地球各种环境介质中,并通过食物链累积放大,在生物体内蓄积产生毒性效应.本文针对近年来PBDEs毒性效应和致毒机制的研究进展,从PBDEs的内分泌干扰毒性、发...  相似文献   
7.
当今水体污染中氮素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厌氧氨氧化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脱氮技术,和传统脱氮工艺相比,在处理高氨氮废水方面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对近年来在厌氧氨氧化反应启动方面所做的研究进行总结,探讨了不同污泥源、反应器对厌氧氨氧化启动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的可控因素,以期为快速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纳米CuO颗粒(CuO NP)在水体中的环境暴露风险,考察了腐殖酸(SRHA)和酸根离子对CuO NP转化行为的影响,探讨了CuO NP在不同条件下转化对大型溞的毒性效应差异.结果表明,与单独水体中CuO NP的转化行为相比,H2PO4-显著促进了CuO NP释放Cu2+,Cl-、NO3-、SO42-对CuO NP的转化行为没有显著影响,而CO32-、HCO3-、PO43-、HPO42-抑制了CuO NP中Cu2+的释放;SRHA显著促进了CuO NP释放Cu2+,但HCO3-、PO43-的存在可以明显抑制SRHA促进CuO NP中Cu2+释放的进程.CuO NP在单独水体中,以及在Cl-、PO43-和SRHA+PO43-存在的水体中转化后对大型溞的致死中浓度为16~32 mg·L-1,而在SRHA与SRHA+Cl-存在的水体中转化后对大型溞的致死中浓度分别降到0.8和2.5 mg·L-1,说明SRHA促进了CuO NP释放Cu2+,提高了CuO NP颗粒分散性,使其易于被大型溞体内细胞组织摄取,增加了CuO NP对大型溞的毒性效应,因此,环境转化对CuO NP的环境暴露风险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1975年,煤炭系统从西德 GHH 公司引进6台3.5米单绳缠绕式绞车,其中3台使用,6~28个月后,发生了抱闸梁断裂现象。下面对徐州等矿使用的绞车抱闸梁断裂作一实测与分析。一、断裂情况以徐州矿为例,断裂外侧Ⅳ截面长60~70毫米、宽<0.5毫米,C 截面长60~210毫  相似文献   
10.
1,3-二苯胍(1,3-diphenyl guanidine, DPG)是橡胶生产过程中添加的硫化促进剂,在水环境中广泛存在。然而作为水环境中的一种污染物,目前DPG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及其机制的研究极为匮乏。为了研究DPG对水生生物的生殖发育毒性及潜在机制,选择水生模式生物斑马鱼(Danio rerio)作为受试生物。将斑马鱼胚胎分别暴露于浓度为30、100和300μg·L-1的DPG溶液中120 h,通过转录组测序、基因表达水平定量分析及性激素水平测定(雌二醇和睾酮)来探究其对斑马鱼早期生命阶段的生殖发育毒性及机制。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DPG暴露可以显著影响与精卵识别及生殖细胞发育相关的生物学过程。DPG暴露使类固醇合成通路相关基因(cyp11a1、cyp17a1、cyp19a1a、hsd17b1、ar)的转录表达显著上调。激素结果表明DPG暴露导致斑马鱼仔鱼体内雌二醇水平显著升高。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在分子水平上,DPG能够影响斑马鱼胚胎及仔鱼的发育,但是在个体水平上仍然缺乏直接的证据揭示DPG暴露对斑马鱼生殖和胚胎发育的不良结局。本研究为DPG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