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基础理论   1篇
  200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采用比较研究法,分析了甘肃兴隆山麝场圈养马麝(Moschus sifanicus)的非交配季节(8—10月)行为特征的性别间差异,并探讨了行为模式的变化格局.结果表明,由于雌麝在非交配季节正处于哺乳期,育幼投资相对增加,警戒性增强,其静卧、摄食和反刍等行为的终止阈值下降;和雄麝相比,雌麝的站立凝视、静卧、摄食和反刍等行为的发生频次相对较多.育幼直接导致雌麝相互间的冲突行为频次增多,母幼间的行为联系使其亲和行为的表达频次多于雄麝.圈养马麝在非交配季节的月行为节律变化还存在性别差异,在8—9月间,雌麝表达的静卧和反刍行为的频次渐少,而由于雄麝8月后正处于泌香后期(成体)或泌香期(亚成体),因此其运动频次较少,卧息较多,摄食持续时间减少.随繁殖季节的临近,雄麝从8月到10月间的运动、尾阴探究、冲突行为、环境探究等动态行为的表达逐渐增加.图1表2参22  相似文献   
2.
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兽类资源的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区资源兽类 21种,包括中国Ⅰ级保护动物 5种,Ⅱ级 7种。本区最西段的资源动物以中亚类型为主;自此往东,青藏高原特有种的成分渐增;西昆仑山东段北翼的大型特有兽类的种群数量明显少于南翼。据大型有蹄动物栖息地的面积及其不同分布区域的种群密度,估算本区藏野驴的储量有3.57×104多只,野牦牛3.5×104 只和藏羚9.04×104 只左右。据7月末至8月下旬的观察,藏野驴群体为2—60只(单独个体除外,下同),平均每群9.4只,以2—9只居首位;野牦牛每群2—200多只,平均64只,2—10只及上百只的群体均较常见;藏羚种群大小为2—1000只左右,平均每群38只,以2—5只的群体占优势。某些物种的性比及母幼群中幼羊与母羊的比率等,本文已作记述。在合理保护与利用资源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应采取的保护对策,笔者作了扼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