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基础理论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利用弱阴离子交换色谱,从雌激素17β-雌二醇诱导的真鲷鱼血清中分离纯化出卵黄蛋白原粗组分,以超滤法进一步除去杂质蛋白,并脱盐浓缩,获得纯度较高的卵黄蛋白原(Vtg),两级纯化得到的Vtg经常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分析,证实真鲷鱼Vtg有三种形式,分子量分别为665kDa,635kDa和355kDa;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由185kDa左右的蛋白亚基组成.  相似文献   
2.
采用静态暴露方式研究17α-乙炔基雌二醇(EE_2)对真鲷(Pagrosomus major)幼鱼的雌激素效应.当真鲷幼鱼暴露于0.01、0.1、0.5 μg/L EE_2,42 d后,真鲷幼鱼的肥满度极显著下降;血浆中卵黄蛋白原(Vtg)被诱导产生,肝胰脏指数(HSI)和血浆蛋白总量极显著升高;血浆雌二醇(E_2)和睾酮(T)水平显著降低,其中血浆雌二醇受EE_2的干扰更显著,降低的幅度更大.结果提示,真鲷幼鱼的肥满度、肝胰脏指数、血浆蛋白总量、血浆性激素水平等可作为评估EE_2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毒性效应的生物指标;真鲷幼鱼血浆中的Vtg具有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监测海洋水体中EE_2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