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理论   1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研究了采伐迹地32a生的青(x)(Picea wilsonii)和29 a生的云杉(Picea asperata)两种人工群落平均木地径(Db/cm)、胸径(DBH/cm)、树高(h/m)、生物量(Vind/m3)以及群落的生物量(V/m3hm-2)生长过程,探讨了两群落的生物量和两种群个体数分布规律.主要结果为:①云杉的平均带皮地径(Dbb/cm)、带皮胸径(DBHb/cm)、平均h和Vind分别为16.3、12.9、9.14、0.05908,而青的则分别为8.1、5.2、5.65、0.00571.②云杉和青群落的V/m3.hm-2分别是155.09和23.55.③云杉Db、DBH、h、和Vind生长高峰期分别在树龄10~16 a、14~18 a、20~24 a和20 a;而青(x)的上述值生长高峰期则分别在树龄24 a、18~22 a、20~24 a和32 a.④按胸径级分布,云杉和青(x)群落中胸径<13 cm的个体的V分别占各群落总生物量(Vt)的25.51%和100%;其个体数分别占各群落总个体数的58.74%和100%.⑤按生长级分布,云杉和青群落的I、II级木的V分别占各群落Vt的90%和57.64%;其个体数分别占各群落总个体数的63.7%和22.08%.  相似文献   
2.
岷江上游大沟流域驱动植被退化的人为干扰体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研究了岷江上游大沟流域内的人为干扰体,分析了干扰的类型、强度、频率及其时空变化特征,揭示了不同干扰类型及其特性对植被退化的作用、干扰体与人口增长、植被退化等的关系.结果表明:大沟流域人为干扰类型多达8种,但优势的干扰类型是砍伐薪材和牲畜放牧.从近30a的干扰强度变化看,以80年代初的干扰强度最大,并在近20a内保持很高的干扰强度水平;干扰强度的年内变化表现为春末、夏、秋大而冬、早春小.近40a来的干扰频率愈趋增高,年内表现为春秋季干扰频率最高,夏季中等,而冬季最小.人为干扰的空间差异十分明显,反映出人为干扰的现状及其对植被的破坏强度差异,即由村寨向沟尾和高海拔区、由近及远、由低到高,形成“钟形”干扰格局.认为大沟流域植被的严重退化是所有人为干扰长期共同驱动的结果,与该区人口及其需求迅速增长密切相关.结果还表明,不同性质的干扰对植被的影响作用具协同性,同一干扰体长期连续对植被的影响具累加和放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果粮间作经营的中后期常出现的作物减产和资源浪费的矛盾,有必要分析果粮人工植物群落中各生态元的时空变化过程,揭示果粮间作经营中矛盾的产生、发展乃至激化的过程,寻求合理的间作作物组合,并进行优化调控,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选择处于不同经营阶段(3a,5a,10a,18a,28a)而经营管理条件基本一致的的9种苹果与粮食作物间作模式,调查测定了每一模式各阶段的果树的生长及其苹果产量,各间作粮食作物的生物量、总生物量、作物固定的总能量及其光能利用率、经济产量和经济收入等指标,揭示了苹果和各粮食作物28a内的生物生产力的动态变化及其特点,找到了果树不同经营阶段的合理间作物组合,提出了该区不同经营阶段的最佳模式类型.对果粮间作的作用、理论基础及优化调控指标及其不确定性等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10a生连香树人工群落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0年(a)生连香树人工群落生物量的分布与模型及凋落物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为:①建立了连香树各器官与地(胸)径或树高的回归模型68个.②群落总生物量(Wt/thm-2)为126.326,其中,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W/thm-2)分别为76.068和47.810,凋落物W为2.448.③群落、根系和吸收根的生产力(P/thm-2a-1)分别是12.388~15.248、4.781和0.611.④群落光能和有效光能利用率分别为0.75%和1.88%.⑤97.48%的根集中于0~20cm土层,69.93%的根分布于距干基40cm的水平范围;92.07%的叶分布于3~6m的垂直范围,83.80%的叶分布于距干基1m的水平范围;84.05%的干枝分布于距干基0.5m的水平范围.⑥10~12月凋落量占全年的81.26%.⑦凋落物对元素生物循环的影响大小顺序为P>N>K>Ca>Mg>Fe>Al>Mn.⑧提出了生物循环功能系数、凋落物分解率和保存率的算法及含义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东部亚高山森林草甸植被地理格局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森林和草地在亚高山带的阴阳坡上形成的交错分布现象,呈一弧型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本文在综合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生理生态因素之后,重点从火的作用、放牧作用和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方面,讨论了青藏高原东部亚高山带植被地理格局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自然生态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在植被地理格局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其中火灾的作用以及气候变化造成的人口迁移压力作用十分明显.在这一弧形区域内,林线以下的亚高山灌丛或草甸多属次生类型,人类有目的的烧荒和长期放牧阻滞了植被的顺向演替,维持了亚高山(灌丛)草甸的偏途顶级状态.  相似文献   
6.
保留带与造林带的小气候和水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比较分析了保留带与造林带的小气候和水分效应结果显示:①保留带的日均温比造林带低0.6~2.6℃,每天13:00时两带温差最大;保留带的月均温比造林带低0.5~2.2℃,两带6~8月的月均温差最大.②保留带的日均温度比造林带高10~15%,每天13:00时两带湿度相差最大;保留带的月均湿度比造林带高8.3~15.5%,两带6~8月的月均湿度相差最大.③造林带的光明强度是保留带的30~50倍,是未砍带的43~58倍.保留带和造林带不同位点的光照强度随一天中时刻的变化而发生更替.④保留带灌丛对降雨的拦截率为22.61%~64.15%.⑤保留带与造林带和未砍带土壤的自然含水率差异主要出现在0~10cm的表土层,且雨季的差异大十旱季的差异在雨季,保留带土壤的含水宰大于造林带的含水率,在旱季则相反.  相似文献   
7.
暗针叶林采伐迹地几种人工混交群落乔木层结构及动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对四川西部暗针叶林采伐迹地几种人工混交群落乔木层结构及动态的研究结果如下:云杉的胸径DBH是青杵的1.5-2.0倍、川西云杉的1.1倍、  相似文献   
8.
长江上游陡坡耕地退耕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上游属于 2 5°以上的陡坡退耕还林地面积达 170万hm2 ,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的重要策源地 ,严重制约了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实行陡坡耕地退耕还林是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较为系统地论述了陡坡耕地的形成原因与危害 ,以及退耕的难点与有利时机 ,并探讨了详细分析了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9.
长江上游陡坡耕地退耕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长江上游属于25°以上的陡坡退耕还林地面积达170万hm 2,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的重要策源地,严重制约了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实行陡坡耕地退耕还林是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较为系统地论述了陡坡耕地的形成原因与危害,以及退耕的难点与有利时机,并探讨了详细分析了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上游护防林与流域生态环境战略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长江上游地区存在的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降低、植被逆向演替、环境恶化等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对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可行性从地理条件、生物多样性、社会条件三方面进行了探讨。在战略建设的宏观调控上提出了三个原则: 1.坚持保护治理与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2.整体功能的最优化和区域规划的科学化;3.资金、技术的投入和政策的完善保证。在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具体实施上提出了四点对策:1.合理的总体设计布局;2.选择适宜物种,增加种质资源储备;3.使用正确的营造技术;4.集中成片,先易后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