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基础理论   1篇
  2022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垃圾爆炸与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垃圾填理过程中,垃圾分解作用和产气特征的分析,对发生垃圾爆炸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由此,担子同垃圾爆炸有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之分,并分别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造纸污泥流化床焚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某造纸企业提供的一种造纸污泥进行了元素分析、工业分析及热重分析。在此基础上并结合冷态流化试验的结果,在一床层截面积为023×023m2,总高44m的热态流化床试验台上对该造纸污泥进行了焚烧试验研究。试验表明,造纸污泥的含水率对燃烧的稳定性有决定性影响:首次报道了造纸污泥在流化床内燃烧时燃烧份额的分布情况,含水率为40%的造纸污泥在床内及悬浮段的燃烧份额分别为45%和55%。试验测定了稳定燃烧工况下的烟气成分,烟气中SO2及NOX、N2O的含量很低。通过建立流化床床层热量平衡模型,详细分析了造纸污泥的含水率及一次风率对平衡床温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分段送风技术,降低一次风率,可以使含较高水分的造纸污泥稳定燃烧,从而可以减轻对污泥脱水工艺的要求。上述研究结果对造纸污泥流化床焚烧炉的设计和运行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微波辐射的安全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波与大家熟悉的普通广播所用的无线电波一样,都是电磁波。微波的频率范围为300兆赫到300千兆赫,波长从1米到1毫米。在无线电波卫生学上,考虑微波的生物学特点,有时把微波频率规定为100兆赫到100千兆赫。由此可见,微波是指波长很短、频率很高的无线电波。 微波辐射的危害 现在,微波广泛应用于军事、科研和工农业生产中。但是,如果微波设备使用不合理或者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形成高强度的微波辐射,则会影响人体健康。微波照射生物体时有可能产生各种有害的生理影响。这些影响可以分为热效应与非热效应两种。 一、微波的热效应或称致热效应,…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2002-2007年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北京市城市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生活垃圾产生量现状,以及影响垃圾产生量因素的分析,根据北京市环卫管理规划,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类比分析法综合预测分析了北京市2002-2007年的生活垃圾产生量.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组分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北京市1991-1999年城市生活垃圾组分及变化特点.发现食品的含量最大,其次是塑料和纸类.以20世纪90年代生活垃圾产量和组分数据为基础,建立了生活垃圾组分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预测的生活垃圾产量为输入值,分别对6个不同区域2001年、2005年、2008年与2010年的生活垃圾组分进行了预测,并用类比法进行了修正.考虑到由于城市发展规划不同区域生活垃圾比例变化情况,最终计算出全市生活垃圾组分变化.结果表明,在未来几年内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组分中,食品含量较高,但其比例逐年下降,纸类与塑料垃圾有增加,灰土所占比例减少.  相似文献   
6.
由于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染料与重金属废水被非法排入自然水体,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为实现两种污染物的同时去除,本文通过调控合成MoS2/WSe2(MW)异质结复合催化材料,提高其催化活性.黑暗条件下,以MoS2、WSe2以及MW为阳极材料,g-C3N4为阴极材料组建自偏压燃料电池系统,实现在降解有机染料的同时,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通过调控参数,探究影响染料与重金属去除的因素.研究表明,影响重金属和有机染料去除效果的因素有pH、电解质溶液浓度、重金属溶液浓度.当溶液pH=5,电解质溶液浓度为0.1 mol·L-1,铜离子浓度为4 mg·L-1时,重金属的去除率为64.3%.当溶液pH=5,电解质溶液浓度为0.2 mol·L-1,铜离子浓度为2 mg·L-1时,有机染料罗丹明B的去除率为99.5%.该系统在无外加光照条件下,实现不同类型污染物同时去除,并产生约240 ...  相似文献   
7.
垃圾处理规划的非量化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影响垃圾处理规划诸因素中,存在着许多非量化因素,用Fuzzy set集合理论,对这些非量化因素按其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序和评价,为确定最优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