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3篇
基础理论   1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用改良彗星试验检测工业废水的DNA损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改良彗星试验直接检测了多种工业废水不所引起的V79细胞DNA损伤。结果表明,所测的种各工业废话水均含有DNA损伤剂,能够诱发培养的V79细胞DNA链断裂,其中以制革厂不的DNA损伤作用最强。本研究显示出改良彗星试验在综合评价各种废水遗传毒性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彗星试验的改良及其在工业废水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彗星试验在工业废水监测中的应用,本文将常规的细胞暴露方式改良为浸泡染毒,既提高了实验的敏感性,又使得该试验直接用于监测工业废水的遗传毒性成为可能.作者用改良彗星试验直接检测了几种工业废水所引起的V79细胞DNA损伤.结果表明,所测的各种工业废水均含有DNA损伤剂,能够诱发培养的V79细胞DNA链断裂,其中以制革厂废水的DNA损伤作用最强.本研究显示出改良彗星试验在综合评价各种废水遗传毒性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王娟  张遵真  张浩  李娜  车望军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2):1698-1701
采用重组酵母测评系统对香烟烟雾溶液和汽车尾气提取物分别进行雌激素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在受试浓度下,PBS烟雾溶液和DMSO烟雾溶液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与溶剂对照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汽油燃料车尾气在600mL·mL-1时,其酵母菌液OD600明显低于DMSO对照组(P<0·05);在150mL·mL-1剂量时,汽油燃料车尾气所检出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为44·56,与DMSO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当剂量增加至300mL·mL-1,酶活性升高为66·43,约为对照组的12倍,其它各剂量组酶活性与DMSO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甲醇燃料车尾气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与溶剂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汽油燃料车尾气具有弱雌激素活性,甲醇燃料车尾气和香烟烟雾溶液未检出雌激素活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较新的致敏性检测方法小鼠耳肿实验对83—1除草剂和纯中药杀虫剂速杀威进行了检测。实验共设6个组,包括:速杀威原液,10%速杀威,0.16%83—1,0.32%83—1及阴性和阳性对照组。结果显示4个受试物组在致敏后24小时和48小时均未观察到致敏作用,说明该受试物在此条件下不具致敏性,同时也验证了小鼠耳肿试验用于有色受试物检测致敏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油菜秸杆外壳对水溶液中六价铬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油菜秸秆外壳去除水溶液中重金属铬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其吸附性能和吸附机制.采用Box-Behnken Design实验设计研究了水溶液中六价铬[Cr(VI)]初始浓度、pH值范围、油菜秸秆外壳添加量和吸附温度4个因素对油菜秸秆外壳去除溶液中Cr(VI)的影响作用;用吸附等温方程、吸附动力学方程与热力学方程分别探讨了油菜秸秆外壳去除水溶液中Cr(VI)的行为;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对油菜秸秆外壳吸附水溶液Cr(VI)前后进行表征,探讨其吸附机制.油菜秸秆外壳去除溶液中Cr(VI)的最佳条件组合为:在吸附时间为1440min时,Cr(VI)初始浓度为99.15mg/L、pH值为1.01、油菜秸秆外壳添加量为2.90g/L和吸附温度35.70℃,Cr(VI)去除率为91.97%;吸附等温线拟合,吸附Cr(VI)行为符合Freundlich方程,为优惠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溶液中Cr(VI)吸附属吸热反应,且为自发吸附行为;吸附动力学显示:油菜秸秆外壳去除溶液Cr(VI)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中存在离子交换;红外光谱提示:吸附过程中,O—H、C—H、NH3+、N—H和C—O基团与Cr(VI) 络合吸附发挥了重要作用.油菜秸秆外壳能够有效吸附水溶液中的Cr(VI),pH值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汽油尾气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氧化损伤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汽油燃烧汽车尾气(简称汽油尾气)的氧化损伤效应及其可能的毒作用机制,以人肺腺癌A549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MTT试验测试汽油尾气对细胞的毒性作用;通过测定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了解细胞在汽油尾气作用下抗氧化水平的改变;并用彗星试验检测汽油尾气对细胞DNA氧化损伤及修复的影响.结果显示汽油尾气在浓度≥0.0625L·mL-1时即显示出明显的细胞毒性;汽油尾气作用下A549 细胞SOD及GSH-Px活性均下降,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汽油尾气可诱导 A549细胞不同程度的DNA氧化损伤,且细胞拖尾率和DNA迁移长度均随着汽油尾气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损伤后 A549细胞修复发生较快,3小时内基本修复完全.提示汽油尾气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可影响A549细胞抗氧化酶活性,并可导致DNA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