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1篇
基础理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有机农业提倡与自然共存不破坏平衡,而自然界的土壤中存在许多可促进植物生长的植物根圈微生物(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此类微生物可分泌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并可诱导植物产生抗性基因,增强植物抗病.PGPR可产生有机物质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土壤肥力,增加可溶性磷及铁,诱发植物抗病、克服逆境、增强营养吸收,固氮或防治病害等,在有机农业上有助于植物增产,改善农业对化学肥料的依赖,生产出健康的作物.参25.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甘蔗滤泥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甘蔗的肥效,设置不施肥、复合肥(15-15-15)、滤泥有机—无机复混肥(12-7-10)共3个施肥处理,研究了滤泥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甘蔗产量、品质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复合肥处理相比,施用滤泥有机—无机复混肥提高了土壤肥力,土壤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与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了21.84%、14.17%、42.48%和17.54%;显著提高了甘蔗有效茎数,并极显著提高了甘蔗产量、销售收入和纯收入,增幅分别达25.61%、25.61%和30.82%.滤泥有机—无机复混肥一次性基施与施用复合肥相比,提高了土壤肥力,显著促进了甘蔗生长和产量、效益的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资源诅咒的提出、资源诅咒破解的定义和内涵等方面,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学者有关资源诅咒破解对策的研究成果,对国内学者在制度、经济、环境、人力资源等角度提出破解对策和规避方法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指出资源诅咒破解对策的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环境污染防治面临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新挑战,为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总目标,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研究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对因地制宜制定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政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以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大气污染物和碳排放的时空特征(不包括港澳台及西藏自治区的数据,下同);同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计算碳减排与大气污染物控制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一步分析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在全国、八大经济区和各省份的时空特征;并利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揭示了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影响因素的空间演化规律和作用机制. 结果表明:①2011—2019年我国碳排放量缓慢增长,污染物排放当量自2014年开始明显下降;大气污染物和碳排放主要集中在东北、北部沿海和黄河中游经济区. ②2011—2019年我国减污降碳的协同效应整体上明显提高,不同经济区和省份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 ③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强度和能源消费结构是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强度、产业结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等因素对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 鉴于此,本文从制定差异化的减污降碳协同策略、推动能源结构优化转型、加强地区和部门间的协同治理等方面提出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广西坡耕地赤红壤下,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养分利用效率、甘蔗生长、单茎重、生物产量、蔗茎产量、锤度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寻求低成本、高经济效益和养分利用率的施肥模式.设5个处理,(1)不施肥的甘蔗对照(CK),(2)甘蔗常规施肥(SF),(3)80%的甘蔗常规施肥量(SF80%),(4)60%的甘蔗常规施肥量(SF60%),(5)甘蔗常规施肥+农家肥(SF+N).(SF+N)处理的甘蔗茎粗、株高、地上部干物质含量、生物产量、甘蔗产量、锤度、经济效益均最高,分别为33.93 mm、368.6 cm、82.78%、149.92 t/ha、139.58 t/ha、18.83BX、69 792.45元/hm2,与其它各处理相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与SF处理相比,SF60%处理提高了N、P利用率,分别提高了4.87%、1.63%;与SF处理相比,(SF+N)处理提高P利用率42.04%,SF80%处理提高K利用率4.12%.(SF+N)处理的甘蔗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最高.甘蔗K利用率最高的是SF80%处理,甘蔗N利用率最高的是SF60%处理.因此,在广西较肥沃的坡耕地上种植甘蔗,可以适当的减少化肥施用量,配施农家肥可以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也能提高养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海上钻井平台作业环境复杂、设备密集、危险因素多,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非常严重。本文主要研究了海洋石油钻井井控风险的问题,探讨了风险的类型、产生原因和应对措施。通过对钻井工程中的井控风险源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同时介绍了井控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电动汽车大规模接入电网时容易对电网造成冲击,经典的充电桩各自调控充电的模式不容易实现电网最优调控。而有序充电方式有助于减少对电网的冲击,但还存在应用推广的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边缘网关的高渗透电动汽车调控方法,利用边缘网关收集到的各个充电桩充电信息,根据电网可分配给充电桩的电量裕度,进行全局的充电桩电量分配,实现不冲击电网基础上的最大程度满足充电桩充电。论文首先研究基于边缘网关的电动汽车集群调控系统的框架和关键模块,接着研究基于电动汽车SOC的高效聚类方法的充电桩调控方法和流程,最后的算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相较于充电桩各自调控的传统方法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广西坡耕地主要经济作物甘蔗、玉米和花生农民常规施肥及不施肥处理对植株生长情况、经济产量及养分径流流失的影响,探寻提高广西经济作物经济效益、减少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的最佳施肥量,在坡耕地,观测降雨过程的养分径流流失,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寻找成本低、效益高的种植方法。结果表明,对照与常规施肥相比,甘蔗、玉米、花生作物的生长情况差异不明显。对照处理的玉米经济产量、生物产量、淀粉含量分别为851.42kg·667m-2 3640.4kg·667m-2.68.40%;比玉米(常规施肥)高100.62kg·667m-2.485.98kg·667m-2 7.5%;花生对照的粗脂肪比其常规施肥高了45g·kg-1;径流养分总氮、总磷、总钾、硝态氮、铵态氮径流流失总量最高的均是花生常规施肥,其次是甘蔗对照,最少的玉米对照。径流量与总氮、总磷、总钾、硝态氮、铵态氮的相关系数,常规施肥处理偏高于对照。玉米对照的养分径流流失总量最少;花生常规施肥养分径流率最大;玉米比花生更适合在广西肥沃的坡耕地中种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