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基础理论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鄱阳湖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采样与室内模拟实验,借助连续提取法(SMT法)和31磷核磁共振(31P-NMR)技术,研究土壤含水量及其与优势植物灰化苔草(Carex cinerascens)分解作用下湿地土壤磷含量和形态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模拟实验所用鄱阳湖湿地土壤总磷(TP)含量为531 mg·kg~(-1);无机磷(IP)含量为305mg·kg~(-1),其主要由钙结合态磷(Ca-P)组成;有机磷(OP)含量为218 mg·kg~(-1),其组成主要包括单酯、二酯和焦磷酸盐。在不同土壤含水量(露干、恒湿、干湿交替、水位上升和水位下降)作用下,各培养组表层0~2 cm土壤TP、IP和Ca-P含量变化规律相似,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干湿交替组降低幅度最大;干湿交替组0~2 cm土壤铁铝磷(Fe/Al-P)含量下降幅度与露干组相当,均低于其他培养组;不同培养组土壤OP含量和组成变化并不明显。在植物分解和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共同作用下,植物分解引起2~5 cm土壤TP、IP、Ca-P和OP含量均明显增加,二酯/单酯比值和二酯/焦磷酸比值亦呈增加趋势,其中,二酯/焦磷酸比值增加最明显;但表层0~2 cm土壤TP、Fe/Al-P和OP含量却明显降低,其中,OP含量下降幅度(9.0%~15.2%)远高于土壤含水量单一因素作用组,表明植物分解可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表层土壤OP的分解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