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基础理论   2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白兰瓜果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优势病菌的毒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引起白兰瓜贮藏期果腐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明确了Fusarium lateritium Nees,Cephalothecium roseum,Aspergillus spp.,Penicillium spp.,Rhizopus stolonifer等5种引起白兰瓜果实腐烂的病原真菌,其中以F.lateritium Nees的危害最为严重,为优势菌,其次为C.roseum.而F.lateritium在pH6的Richard培养液中,置25℃黑暗静置培养14d后获得的培养滤液对白兰瓜种子胚根的抑制率最强.F.lateritium产生的毒素为非专化性毒素.表4参7  相似文献   
2.
按30 m的梯度将海拔2 880~3 360 m分为16个采样点,在同一海拔高度按照"Z"字形取样,共取5个点,对16个采样点的土样混匀后以根残体分离法在镰刀菌选择性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对分离得到的镰刀菌菌落进行纯化和单孢分离后,以形态学为基础,参照Nelson分类系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分离到的212个镰刀菌菌株中,有5个菌株为三线镰孢(Fusarium tricinctum).随机选取2株三线镰孢菌株进行β-tubulin基因序列分析,将PCR产物回收测序后在Genbank上比对,菌株TZh-4-3-7和TZh-11-5-2与GenBank上登记的6个新西兰菌株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96%.利用DNAStar软件绘制其系统发育树状图,结果显示,菌株TZh-4-3-7和TZh-11-5-2与以上6个F.tricinctum菌株均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聚为一类.本研究采用的β-tubulin基因序列分析结果验证了利用形态学鉴定镰刀菌的准确性;将β-tubulin基因序列分析应用于三线镰孢的鉴定中,拓宽了鉴定途径,提高了鉴定的准确性;并了解了三线镰孢在天祝高寒草原不同海拔高度的分布,丰富了我国草原镰刀菌资源库,为进一步探讨镰刀菌与草原退化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