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基础理论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诺,争取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蓝碳潜力巨大,能助力实现碳中和。滨海湿地碳汇占全球海洋碳汇的50%,是蓝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碳中和目标下的滨海湿地碳收支研究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获取1979-2020年滨海湿地碳收支领域的相关文献,结合VOSviewer可视化软件定量分析了该领域研究进展。结果表明:(1) 1979-2020年滨海湿地碳收支领域发文数量与被引频次均呈上升趋势,尤以2011年后增加最多;(2) 涉及的学科主要有环境科学、海洋淡水生物学、生态学等,主要发文期刊有《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Marine Ecology Progress Series》《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3) 开展研究的国家以亚洲、南北美洲和欧洲国家居多,其中美国发文量居世界首位;(4) 研究热点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与碳库、碳循环过程等。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海洋碳汇已被纳入国家战略,其中气候变化和碳中和背景下滨海湿地蓝碳的增汇机制将是未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1979-2020年的文献分析,建议加强滨海湿地蓝碳的通量及影响因素、蓝碳估算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固碳增汇技术方面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2.
蓝碳指储存在红树林、盐沼、海草床生态系统中的碳,约占所有生态系统碳储量的55%。本文基于1988-2018年广西北海的遥感图像,获取了时间间隔为五年的北海红树林面积变化数据,据此估算了蓝碳储量及碳库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变化量。1988-2018年,北海红树林面积由459 ha增长至3320 ha,年度增长率为6.8%。该区红树林总面积保持增加趋势,1998-2003年,毁林挖塘行为导致面积减少150 ha。根据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计算了1988-2018年北海红树林总碳库量,红树林湿地无变化的区域碳储量稳定增加,由1988年的32064 t增长到2018年的214830 t,年度增长率为6.5%。采挖活动导致的土壤碳储量减少最多,其中,1998-2003年的损失量高达82392 t。本文首次计算了因人类活动导致的红树林蓝碳损失,并尝试进行了IPCC参数的地方化研究。该研究可为红树林生态系统修复以及蓝碳捕捉、转移、固定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更好地服务于碳中和碳达峰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3.
喷施叶面阻控剂和施用土壤调理剂是目前污染稻田治理的主要措施,针对不同污染类型、污染程度稻田研发效果较好的叶面阻控剂及土壤调理剂是研究重点。文章通过2019年的田间试验研究无机硅叶面肥及土壤调理剂对中重度铅镉复合污染稻田水稻铅镉阻控效果。共设3个处理:常规施肥处理(CK)、常规施肥+喷施无机硅叶面肥处理(L-Si)、常规施肥+施用无机硅土壤调理剂处理(S-Si)。结果表明:L-Si处理土壤中铅质量分数较对照(116.00±4.35)mg·kg-1高18.97%;S-Si处理较对照(5.51±0.06)能够显著提高稻田土壤pH值0.73,土壤中铅和镉分别较对照(116.00±4.35)、(1.89±0.03)mg·kg-1高12.07%和14.81%。L-Si处理下铅在根、叶片、稻米中富集较对照分别减少11.69%、12.40%和38.46%;镉在叶片、稻壳、稻米中较对照显著减少了18.10%、5.84%和40.84%。而S-Si处理中铅在根、茎、叶、稻壳、稻米中富集量较对照显著减少11.69%、36.93%、15.16%、23.47%和51.28%;镉在根、茎、叶、稻壳、稻米中富集量显著降低12.93%、42.28%、61.75%、59.85%和49.21%。L-Si及S-Si处理水稻产量较对照(7052.27±95.07)kg·hm^-2分别提高3.24%和4.09%。综上所述,无机硅经叶面吸收后,在减少叶片中铅富集的同时减少了根系对土壤铅的吸收,将经根系吸收的铅富集于茎和稻壳中;而在减少叶片中镉富集的同时并未减少根系对镉吸收,将经根系吸收的镉富集于根和茎中。无机硅土壤调理剂在将土壤中铅和镉固定于土壤中的同时阻隔了水稻根系对铅和镉下吸收,因此水稻根、茎、叶、稻壳、稻米中铅和镉的含量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