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基础理论   10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候变暖下南昌县早稻叶面积指数变化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气候变暖背景下早稻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变化状况及其与气温、产量的关系,有助于促进早稻生产。利用1996-2017年江西省南昌县早稻生长发育和同期气象观测数据对南昌县的气候、气温与LAI的关系、LAI变化特征及LAI与产量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6-2017年南昌县历年平均气温、早稻生育期间的平均气温分别以0.4℃·(10a)~(-1)和0.6℃·(10a)~(-1)的趋势增温;早稻秧苗移栽期、拔节期和抽穗期的LAI递减率分别为0.4·(10a)~(-1)、0.5·(10a)~(-1)、0.2·(10a)-1,分蘖期、乳熟期的LAI虽然在不同年份有所波动,但总体呈现较平稳的变化趋势,历年早稻平均LAI呈下降的趋势,下降率为0.3·(10a)~(-1);在营养生长阶段通过气温升高缩短生育期导致LAI减少,生殖生长阶段气温的升高直接导致LAI的减少;LAI与早稻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均无相关性,成熟期的株茎数分别与拔节期的LAI、抽穗期的LAI之间,理论产量与抽穗期的LAI之间呈一元二次回归关系。早稻拔节期的LAI达到3.4,成熟期每平方米株茎数最高可达414.1;抽穗期的LAI达到7.6,成熟期每平方米株茎数最高可达548.5;抽穗期的LAI达到9.9,理论产量最高可达749.00g·m~(-2);在乳熟期,LAI每增加1.0,成熟期每平方米株茎数可以增加34茎、理论产量可以增加50.0 g·m~(-2)。气候变暖下早稻LAI下降,理论产量每年约下降5.09 g·m~(-2)。提前播种、品种改良和栽培技术的改进是应对气候变暖导致早稻产量下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根据大量的观测分析资料,论述了刚果W5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的地球化学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研究结果表明,每公顷每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从生态系统输出的养分质量以K最多,达21.25 kg/(hm2a);其次为N,达17.21 kg/(hm2a)。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流通质量的净变化值f(K)、f(Ca)为负值,f(N)、f(P)、f(Mg)为正值;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的生物小循环研究表明,在一个轮伐期内,每公顷桉树吸收养分的质量,依次为Ca 429.03 kg/hm2,其次为N 277.01 kg/hm2和K 208.12 kg/hm2。而在一个轮伐期中归还的养分质量,Ca只有99.78 kg/hm2,K为113.04 kg/hm2。在养分循环率方面,与热带半落叶季雨林比较,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率要小得多,说明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趋向于减少。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试验和定位方法,在标准样地中研究养分的输入、输出和贮存。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贮存,包括土壤、桉树林分和凋落物三者贮存的养分。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获得了大量的分析数据。论述了刚果W5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养分的贮存量、林分的养分贮存量和凋落物层的养分贮存量以及上述分系统内大、中量元素的含量比例。土壤养分的贮存量,全量养分以K最多,其次为N、P;有效养分贮存量大小的顺序为N,K,Ca,P,Mg,Mn,Zn,Cu,B。桉树林分的总养分贮存量,是逐年增加的,但以第2年的增量最大;各元素贮量大小,则每年不同。凋落物层的养分贮存量,总体上逐年增长,但以第4年最多;各元素贮存量大小的顺序为N,Ca,Mg,K,P。这些结果,对于指导桉树施肥,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地力退化的现状和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大面积土壤调查,揭示了桉树人工林地力退化的现状和特征。其主要特征为土壤剖面形态、土壤化学性、土壤物理性和土壤化物性退化。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壤养分贫瘠化和土壤水分状况恶化。  相似文献   
5.
桉树人工林间种山毛豆对提高土壤肥力和促进林木生长有极其显著的作用。间种5年后,林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量养分N、P、K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8.21kg/hm^2、0.85kg/hm^2、0.43kg/hm^2、1.30kg/hm^2,而对照林地分别为13.70kg/hm^2、0.56kghm^2、0.34kg/hm^2、1.10kg/hm^2;林地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显著提高;土壤结构和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显著改善;桉树生长量显著增加,刚果W5桉平均株高增长16%,平均胸径增长22%,单位面积的木材蓄积量增加59%。  相似文献   
6.
在当地现行的生产技术规程和营林措施的条件下,刚果W5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中,N和K的收支帐为亏损,P、Ca、Mg为盈余。在一个轮伐期内,每公顷养分质量的收入中,N为327.13kg/hm^2,P为110.48kg/hm^2,K为206.13kg/hm^2。,Ca为679.53kg/hm^2,Mg为173.72kg/hm^2;每公顷养分质量的支出中,N为366.59kg/hm^2,P为35_3lkg/hm^2,K为212.22kg/hm^2,Ca为452.77kg/hm^2,Mg为79.52kg/hm^2。但这仅仅是一种表观数字。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桉树凋落物和采伐剩余物不能回归土壤,以及严重的水土流失。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转变思想认识,制定有效的措施,使桉树凋落物和采伐剩余物回归土壤,同时在桉树行间间种豆科绿肥牧草。  相似文献   
7.
桉树人工林间种山毛豆,增加了凋落物量和养分归还量,改善了营养元素的生物小循环。在一个轮伐期内山毛豆归还土壤养分的数量如下:氮528.37kg/hm^2,磷28.06kg/hm^2,钾66.20kg/hm^2,钙184.96kg/hm^2,镁57.21kg/hm^2;而同期刚果W5桉归还土壤养分的数量为:氮85.98kg/hm^2,磷3.94kg/hm^2,钾11.80kg/hm^2,钙36.98kg/hm^2,镁18.30kg/hm^2。由于间种山毛豆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养分收入,减少了水土流失的养分支出,系统的各种养分出现了盈余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本文调查研究了雷州林业局唐家林场、龙门林场菠萝与桉材轮作对林木生长和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菠萝与桉树轮作.有利于桉树生长,单位面积林本蓄积量和年生长量均比对照林分显著增加.经济效益显著;土壤养分和土壤结构状况也有改善.作为农林复合经营的有益尝试,值得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9.
亚热带稻田生态系统CO2通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评价稻田生态系统大气CO2的收支状况,2008-2009年江西省农业气象试验站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对稻田生态系统的CO2通量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连续观测.对观测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表明:在生长季,稻田生态系统CO2通量总体表现为负值,为CO2的汇.稻田生态系统CO2通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白天净吸收CO2的量大于夜间呼吸释...  相似文献   
10.
浅海沉积物和花岗岩发育的砖红壤,连续种枪桉树后,有些桉树品种出现的枝梢弯曲生理病与缺乏微量元素有关,施用微肥能防止枝梢弯曲生理病的发生,或对枝梢弯曲生理病有抑制和矫正作用,从而改善桉树中长状况,提高桉树生长量,使桉树能够持续速生丰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