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基础理论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陈茜  吕阳  周雨薇  陈滨  田玥宁  刘璇  杨芸畅 《环境化学》2020,39(5):1169-1180
生物气溶胶不仅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雾霾形成也有一定关系.本研究以中国东北地区十座城市的居住建筑为对象,在非供暖季与供暖季对室内外细颗粒物浓度进行测试,并采用16S rDNA技术分析细颗粒物中细菌的组分和α多样性,预测细菌来源.研究结果表明,在非供暖季10座城市室内外细颗粒物的渗透系数在0.7128—0.8367之间,各城市间相差不大,其原因是非供暖季居住建筑以自然通风为主;在供暖季10座城市室内外细颗粒物渗透系数在0.4303—0.698之间,各城市间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与不同城市的产业结构、空气污染状况、建筑结构特点等因素有关.细菌组分分析表明,在非供暖季10座城市中变形菌门为优势菌种;在供暖季10座城市主要的优势菌种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α多样性分析显示,供暖季细菌物种总数是非供暖季的10倍,原因可能是室外细颗粒物浓度和紫外线强度不同所致.来源预测表明,非供暖季10座城市细菌群落来源分布较相似,主要来源为土壤、水源、粪便和腐败有机物等;供暖季10座城市细菌主要来源为粪便、土壤、水源、植物等,由于气候原因水源占比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