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基础理论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暂存处选址是农村医疗废弃物回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考虑社会效率、经济效益、"邻避效应"基础上,以暂存处覆盖水平下的总废弃物收集量最多和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了暂存处选址多目标渐进覆盖模型,选取新乡县医疗机构为对象,采用多目标改进遗传算法计算,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政府构建农村废弃物回收网络、暂存处的设置提供了定量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2.
客土喷播技术的关键是高效岩石侵蚀微生物菌株的利用,岩石侵蚀机制研究可为筛选此类微生物菌株提供理论依据.选择从岩石表面分离纯化出的一株优势、高效石灰岩侵蚀菌Gongronella butleri NL-15,采用岩石粉发酵培养,研究菌株发酵不同时期发酵液的p H、主要离子浓度、有机酸含量及岩石颗粒的表面形貌特征.结果显示:菌株发酵液的p H值与钙(Ca)、镁(Mg)离子含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对照的p H值为6.87,而15 d发酵液的p H值降低到5.12;对照的Ca、Mg离子含量分别为38.96、10.85 mg/L,而15 d发酵液的Ca、Mg离子分别升高到367.56、76.16 mg/L.总有机酸和乳酸的含量随着发酵时间增加而增多,2、5、9、15 d的发酵液中总有机酸含量分别为3.43、5.40、6.63、7.26mg/m L,乳酸含量分别是1.79、2.85、5.16、5.04 mg/m L.菌丝体包裹岩石颗粒,插入其空穴,崩解岩石颗粒.上述结果表明,菌株产生有机酸特别是乳酸导致岩石疏松化以及菌丝体生长穿插入疏松化的岩石内部,是其侵蚀石灰岩释放出Ca、Mg等离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