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通过在Zarrouk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谷氨酸(Glu)对螺旋藻进行混合营养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的Glu对螺旋藻的生长、叶绿素、蛋白质含量以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Glu浓度小于1.0gL^-1时,藻生长状态、生理活性都明显优于Z氏培养基,其中以在0.8gL^-1浓度时生长最好;当Glu浓度为1.0gL^-1时,藻的生长状态与Z氏培养基中极为相似;Glu浓度大于1.0gL^-1时,对藻的生长产生一定抑制作用,Glu的添加对藻液体系的pH值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图4表2参7  相似文献   
2.
菌丝体表面分子印迹壳聚糖吸附剂对Cr3+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菌丝体表面分子印迹吸附剂所保留的印迹对过渡金属离子有着良好的吸附作用,以Cr3 作为吸附离子,系统研究了该吸附剂的吸附特性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吸附剂对Cr3 的饱和吸附容量可达60 mg/g;其吸附行为满足Langmuir方程式.初始浓度为200 mg/L时,最佳吸附pH在3~4,吸附容量可达到50 mg/g左右,离子强度对吸附没有影响,用0.5 mol/L硝酸或硫酸解吸Cr3 ,解吸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3.
交联菌丝体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Cr^3+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研究了交联菌丝体吸附剂的制备工艺及其对Cr^3+的吸附特性。交联菌丝体吸附剂制备工艺简单,但在制备过程中,活化剂NaOH和交联剂的用量对吸附特性影响较大。与纯菌丝体吸附剂相比,交联菌丝体吸附剂表观吸附容量提高48%,达到49.83mg/g(pH=2.53,水溶液中的Cr^3+浓度为600mg/L),同时其机械强度明显增强。交联菌丝体吸附剂对Cr^3+的吸附特点是将沉淀法与吸附法相结合,将沉淀与吸附两过程合二为一,从而简化了处理工艺,降低了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4.
交联菌丝体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Cr3+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研究了交联菌丝体吸附剂的制备工艺及其对Cr3+的吸附特性.交联菌丝体吸附剂制备工艺简单,但在制备过程中,活化剂NaOH和交联剂的用量对吸附特性影响较大.与纯菌丝体吸附剂相比,交联菌丝体吸附剂表观吸附容量提高48%,达到49.83 mg/g(pH=2.53,水溶液中的Cr3+浓度为600mg/L),同时其机械强度明显增强.交联菌丝体吸附剂对Cr3+的吸附特点是将沉淀法与吸附法相结合,将沉淀与吸附两过程合二为一,从而简化了处理工艺,降低了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5.
制革厂铬鞣废水中铬的回收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制革厂铬鞣废水含铬(Cr3 )量高、成分复杂、沉淀后铬泥纯度低的问题,本实验采用优化后的直接加碱沉淀法、絮凝后再加碱沉淀法和新型的硅铁电极法来回收铬鞣废水中的铬.3种方法所得铬泥的纯度分别在36%、65%和80%以上,比原铬泥纯度(27.7%)最多提高了近2倍.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波法提取酱油废渣中的总异黄酮,并对酱渣异黄酮提取实验中的微波功率、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作用时间及提取次数等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正交实验进行酱渣总异黄酮提取工艺参数的优化。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法提取总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60 W,乙醇浓度80%,料液比1∶20,微波间歇提取3 m in,在此条件下酱渣总异黄酮浸出率达到90%以上。与传统的热浸提法相比,微波提取法具有提取率高,提取速度快,选择性好及能耗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专利对菌丝体进行了改性。所制备的改性菌丝体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 ,其对Ni2 + 的吸附容量 6 3.2mg/g (初始水溶液中Ni2 + 浓度为 2 0 0mg/L) ,是甲壳素吸附剂的 3.3倍 (19.1mg/g) ,与壳聚糖吸附剂相比吸附容量提高了 135 % ,与D75 1与南开 15 2相比吸附容量非常接近。用 0 .5 %— 0 .2 %的解吸剂便可以完全解吸 ,能够重复使用达 6次以上。本文还研究了改性菌丝体对Ni2 + 的吸附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 ,结果发现 ,在微碱性 (pH =8— 9)条件下 ,改性菌丝体可以把初始浓度高达 80 0mg/L的Ni2 + 溶液一次性降低到 17mg/L ,为改性菌丝体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研究了菌丝体 -甲壳素 (甲壳素 )作为水处理剂对去除水体中Ni2 + 离子时的吸附特性 ,结果表明 ,甲壳素作为水处理剂 ,在较大pH值变化范围内 ,对Ni2 + 离子与柠檬酸镍都有较高的吸附容量 ;甲壳素在吸附金属离子的同时 ,对H+ 有吸附作用 ,且H+ 是金属离子的竞争性抑制剂。将甲壳素与市售吸附树脂相比 ,其对阳离子 (Ni2 + )和络阴离子(柠檬酸镍Ni(cit) 2 -)的吸附特性类似于阳离子交换树脂。同时 ,甲壳素不会带来二次污染 ,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环保型工业水处理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