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基础理论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不同制图比例尺土壤数据库对旱地磷储量估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磷元素在土壤肥力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以往国家或区域尺度磷储量估算并没有考虑不同尺度土壤数据库所造成的差异。文章以江苏北部29个县(市)390多万hm2旱地为例,分析了17 000多个图斑和963个剖面组成、能详尽反映土壤属性空间异质性的1∶50 000数据库与目前国内同类研究使用最多的1∶1 000 000和1∶4 000 000土壤数据库对磷储量估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制图尺度土壤数据库估算的全磷密度和储量差异很大,1∶50 000土壤数据库下的全磷密度和储量分别为1.34 kg.m-3和10.52 Tg,而1∶1 000 000和1∶4 000 0002个土壤数据库下磷密度和储量分别为0.79 kg.m-3和6.02 Tg、0.77 kg.m-3和6.26 Tg,远小于1∶50 000土壤数据库的全磷密度和储量。从不同土壤类型看,褐土受制图比例尺影响最大,1∶1 000 000和1∶4 000 000土壤数据库下与1∶50 000土壤数据库全磷密度和储量相对偏差分别在80%~90%和7%~130%之间,面积最大的潮土在1∶1 000 000和1∶4 000 000土壤数据库下与1∶50 000全磷密度和储量相对偏差也分别达到38%~39%和21%~23%。从各个县(市)来看,1∶1 000 000和1∶4 000 000土壤数据库下与1∶50 000土壤数据全磷密度和储量相对偏差大多超过40%。这也说明使用不同制图尺度土壤数据库将对旱地磷储量和磷密度的估算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今后的国家和区域尺度全磷密度和储量估算研究中使用更详细的土壤数据库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水稻土磷素流失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等生态风险已受到普遍关注,而明确其动态变化和富集效应是制定合理防控措施的基础.以福建省1.8×106 hm2水稻土为研究对象,以1982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1 471个、 2008年农业农村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15 534个和2018年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项目2 895个表层水稻土样点建立的1∶5万三期大比例尺土壤数据库为基础,分析全省水稻土有效磷含量近40年来的富集效应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982~2018年间福建省水稻土有效磷含量增加了47 mg·kg-1,富集面积达到1.65×106 hm2,占全省水稻土总面积的91%;其中,1982~2008年福建省水稻土有效磷含量增加了28 mg·kg-1,富集面积为1.47×106 hm2,占全省水稻土总面积的82%; 2008~2018年福建省水稻土有效磷含量增加了19 mg·kg-1,富集面积为1.22...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ostanza和谢高地等的研究方法估算1996-2006年福建省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及其结构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996-2006年福建省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体呈减-增-减趋势,在2000年达到最低值.不同服务功能组分中,森林、水域和农田对服务功能价值的贡献较大,占总价值的95.91%~96.18%;不同服务功能类型中,水源涵养功能的价值最高,占总价值的19.28%~19.55%,而食物生产功能的价值最低;不同空间结构上,南平、三明和龙岩地区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远高于其他地区.本研究为福建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制定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结合福建红壤丘陵山区农业生产实际,提出发展富有区域特色高效生态农业总体思路与战略思考。阐明在新时期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红壤丘陵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优势与短板,以红壤丘陵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集成研究为切入点,提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与技术对策,以期为红壤丘陵山区农业转型升级与增效提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明确未来温度升高下我国农田土壤的碳“源-汇”效应是合理制定碳中和管理政策的基础.以我国典型亚热带地区——整个福建省84个县(市、区)水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目前该区域最详细的1∶5万大比例尺土壤数据库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模型(DNDC),模拟了2017~2053年不同温度升高情景下全省水田土壤的有机碳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常规温度(对照)以及温度上升2、4和6℃这4种情景分析下,福建省水田土壤的固碳总量分别为11.56、9.44、7.08和4.91 Tg,年均固碳速率(以C计)分别为173、141、106和74 kg·(hm2·a)-1,说明随着未来温度升高固碳速率在下降,但总体而言在6℃升温下全省水田土壤仍是“碳汇”.从不同土壤类型来看,潜育水稻土受气温升高的影响最大,不同处理下固碳速率降幅介于20%~69%之间,而盐渍水稻土受气温升高的影响最小,不同处理下固碳速率降幅介于14%~43%之间.从不同行政区来看,受气温升高影响最大的是位于武夷山脉附近的三明市,不同处理下固碳速率降幅介于27%~83%之间,而受气温升高影响最小的是沿海的泉州市和莆...  相似文献   
6.
在剖析近郊丘陵谷地资源优势及利用问题的基础上,应用生态学和系统论原理及方法,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谷地资源的多目标线性规划,通过对区域系统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及经济效益的分析,提出“以鱼鸭结合为龙头,稳定果园面积,发展高效种植业”的总体规划方案,采取低产幼龄果园改良、名特优苗木繁育、池塘高产养殖和建立高效种植制度等技术措施,对谷地资源实行立体动态综合开发,建立较稳定的近郊丘陵谷地人工农业生态系统,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采用2种化学连续提取法及连续耗钾实验。研究了几种耕作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特性及有效性。结果表明,供试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特性和有效性与粘土矿物密切相关。富含伊利石的土壤非交换性钾的释放量大,速率快,有效性高;黑麦草吸收该土壤的非交换性钾量及总吸钾量高,生物量大。而富含高岭石或蒙脱石的土壤非交换性钾有效性明显较低;非交换性钾的释放量和速率、黑麦草吸收该土壤的非交换性钾量、总吸钾量及生物量的均值分别仅为富含伊利石上壤的46.96%、45.50%、41.65%、43.90%和67.52%。供试土壤耗竭前期非交换性钾有效性高,供钾量大;黑麦草生长良好,生物量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三组不同粘土矿物组成的耕作土壤钾素的交换特性,结果表明,供试土壤的钾交换选择性系数(K_c)与交换性钾比率(EPR)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变化于-0.86至-0.95之间,且K_c因EPR的增加而趋于恒值。以伊利石、蛭石占优势的第一组土壤和以伊利石为主、高岭石为次的第二组土壤的K_c趋于恒值时的EPR明显高于以高岭石为主、伊利石为次的第三组土壤。三组土壤的钾吸附比率(PAR)与EPR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变化于0.94至0.98之间。土壤钾交换选择性的强弱因粘土矿物组成、粘粒含量和初始交换性钾饱和度的不同而表现出如下趋势:第一组土壤>第二组土壤>第三组土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