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基础理论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京杭运河淮安段不同植物护坡模式消风减噪及小气候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京杭运河淮安段5种植物护坡模式的消风减噪及小气候效应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植物护坡对风速、噪声、光照强度、气温、相对湿度等均有明显调节作用。与无植物对照地相比,有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分布的近水区风速明显变小,噪声降低,随着苇群密度和宽度的增加,其削减效果加强。桃树(Prunus persica)+芦苇群落消风、遮光和增湿效应明显,并有一定经济收益,在京杭运河护坡设计中可进一步推广应用;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芦苇群落具有一定的降温和增湿作用,但减噪和遮光效果不好,可设计在地势低洼的河岸带,利于人们冬季休闲观光;梨树(Pyrus bretschneideri)+芦苇群落有明显的消风和减噪作用,但由于人为干扰等原因影响了群落小气候效应的发挥;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草地+芦苇群落生态效应明显不足,在河岸带护坡设计中应尽量避免使用该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