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1.
多环芳烃在不同灌区土壤剖面的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在不同类型灌溉用水的三个典型灌区进行土壤精细剖面钻探采样分析,研究16种优控多环芳烃在土壤剖面的分布特征和不同灌溉条件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表土是多环芳烃的主要累积层位,污灌区、再生水灌区、清灌区表土的多环芳烃总量分别为726、200、34μg/kg,说明长期进行污水和再生水灌溉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土壤污染;受多环芳烃自身理化性质的影响,低环的多环芳烃容易向土壤剖面的深部迁移,在表土以下的层位占绝对优势分布,高环的多环芳烃迁移性很弱,基本只在表层有检出;通过对各灌区剖面的典型多环芳烃含量和土壤理化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TOC是多环芳烃在土壤剖面垂向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北京东南郊污灌区PAHs垂向分布规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采用Eijkelkamp土壤采样器对北京东南郊污灌区进行了3个钻孔剖面采样,分析了土壤样品的理化参数,并且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土壤样品的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了土壤理化参数和16种PAHs从表层到5.5 m深的范围内垂向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污灌区表层土壤中有14种PAHs检出,检出浓度在4~428 μg/kg之间,表层以下PAHs的检出种类显著减少,主要以2环和3环的萘、菲、芴、苊烯、二氢苊、荧蒽6种为主.粘粒含量、粘土矿物总量、阳离子交换容量以及总有机碳4个理化参数相互之间在垂向变化上具有一致性,均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表层以下粘粒含量与低环PAHs在垂向含量变化也有较好的一致性,粘粒含量高的层位,PAHs含量也较高.从剖面PAHs含量变化可以判断,低环PAHs较易迁移,它们的迁移性强弱顺序为:二氢苊>芴>萘>菲>苊烯>荧蒽,其它高环PAHs难以迁移,仅在表层土壤中检出,说明在长期污灌条件下,迁移性较好的低环PAHs能够迁移到较深的土层中,有可能导致浅层地下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北京东南郊污灌区土壤有机氯农药的垂向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GC-ECD分析了北京东南郊污灌区土壤剖面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垂向分布特征及其地下水样.结果表明,表土是OCPs的主要累积层位,OCPs总量残留量的最大值为30.93μg·kg-1,其中的主要污染物为DDTs和HCHs.但与国内外其他地区检出浓度相比,DDTs属于轻度污染,HCHs属于中度污染.表层以下,OCPs含量整体随采样深度加深而明显下降,土壤剖面中的主要污染物为4,4′-DDE、七氯和艾氏剂,但是检出浓度均不高.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土壤的TOC含量和含水量是影响OCPs垂向分布的主要因素.地下水样中除DDTs无检出外,其余检出物与土壤剖面中一致,说明在长期污灌条件下,可能会导致浅层地下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