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理论   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会玉  林振山  齐相贞  沈竟 《生态环境》2011,20(11):1638-1646
栖息地毁坏和生物入侵被认为是全球物种多样性的两大威胁,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同时,两者的共同作用将比单独作用所带来的物种多样性丧失更大。本文基于竞争-扩散均衡机制,考虑了外来种的不同竞争力,结合景观中性模型和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了外来种入侵对栖息地毁坏(栖息地破碎和面积丧失)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外来种入侵成功将首先威胁竞争力与其相邻的弱物种;2)栖息地毁坏与种间竞争共同决定着外来种入侵的成功与否。当栖息地破碎促进了与外来种竞争力相邻的本地强物种时,将会抑制入侵;当其抑制了与外来种竞争力相邻的本地强物种时,则会促进入侵。当栖息地丧失促进了外来种相邻的本地强物种时,将会抑制入侵;当栖息地丧失抑制了外来种相邻的本地强物种,将一定程度地促进入侵,但随着丧失面积的增加,则转为抑制。因此,为了抑制不同竞争力的外来种入侵,应采取不同的栖息地保护策略,并保护和促进其竞争力相邻的本地强物种。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发展过程的非线性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城市化发展过程方法提取城市化发展中的人口和经济两个主要因子。根据其相互制约的关系。运用非线性理论构筑城市化发展的非线性模型。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并构建这一模型。解释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部分现象。这一模型是理想状态下实现的。无法取得现实中准确的数值,仍需加以修正才能更精确的模拟城市化发展的现实过程。  相似文献   
3.
长江岸线资源开发的若干环境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根据对沿江开发有关市、区的深入调查,分析了长江岸线资源开发的四大环境问题:(1)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退化趋势明显;(2)长江流域结构性污染严重;(3)水运污染几无控制;(4)沿江省市有关的环境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社会生产模式。指出:在可持续发展下的区域社会生产这个经济“大木桶”里,起到短板约束作用的因素是环境资源,而不是通常倍受关注的资金或管理因素或科学技术;提出了有关整治长江岸线资源开发环境问题的八个措施。  相似文献   
4.
可再生资源非线性收获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非线性理论建立了可再生资源二次非线性收获的动力摸式。研究结果表明:为了保证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缓利用、收获,必须把收获强度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我们因此可以得到持续的最大产量。我们发现虽然对可再生资源的收获策略有线性和非线性之分,但是得到的可再生资源的最大持续收获量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必须采用合理的可再生资源收获策略。避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枯竭。我国可再生资源十分短缺,需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可再生资源保护之问的关系,保护好我国珍贵的可再生资源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