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基础理论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文章系统地总结了影响生态状况判断的六个理论,分别为: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熵与混沌理论、耗散结构和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这些理论是人类认识自然的结晶,而且也是区域生态状况判断坚实的理论基础。在阐述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生态状况作出的准确判断,认为中国的生态状况总体上处于治理与破坏的相持阶段,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得到有效遏制、人们的生态意识不断增强,但传统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的调整目标尚未完成,退化生态系统还未得到根本恢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需很长时间。这些基于理论分析的判断对于对中国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态状况外在判断指标主要反映生态状况发展变化的客观条件。从全局性、紧密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考虑,外在判断指标包括以人均GDP、基尼系数指标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水平,以恩格尔系数、人文发展指数为代表的社会发展水平,以公共投入指标为代表的公共事业发展水平,以工业反哺农业为代表的农业发展水平,以霍夫曼系数为代表的工业化发展水平,以及公众生态意识水平等6个方面。通过外在指标分析,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为我国生态状况所处阶段做出了宏观解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