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27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7年   5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2年   1篇
  1951年   3篇
  1949年   1篇
  1946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7.
8.
9.
10.
本研究依托复旦大学意愿—习惯垃圾分类行为理论对上海市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55个社区进行大范围调研,识别出包括设施、志愿者、保洁员、启动、定时定点、租户、管理和绿色账号在内的8个社区内影响居民垃圾分类效果的关键措施指标,并且通过指标与社区实际分类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证明了该指标体系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还表明,上海市社区内影响垃圾分类效果的最主要的措施指标是硬件设施、保洁人员、“定时定点”制度和志愿者。研究结果一方面可以供上海市基层政府人员使用指标体系来进行监督,另一方面也为社区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来提高和巩固社区垃圾分类效果提供了具体的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