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研究对氯霉素(CAP)在不同条件下的电子束辐照降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可有效去除水中CAP,低浓度CAP在酸性条件下的辐照降解更为显著,且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通过添加不同的自由基清除剂,发现HO·在CAP降解中起关键作用,此外,CAP分子也会吸收辐照而发生分解.水中共存的阴离子和腐殖酸(HA)对CAP辐照降解均有抑制作用,这跟其与HO·的反应速率常数大小有关,并且反应速率越大,其抑制能力越强.CAP在去离子水中的去除率高于其他实际水体,但辐照剂量为4 k Gy时,污水厂污水过滤水和胶体浓缩液中的CAP也可分别去除89.1%和81.7%.利用GC-MS检测到辐照后溶液中有6种中间产物,主要是通过脱水、不对称中心断键和脱酰胺作用形成.此外,IC检测有Cl-、NO-3和NO-2的产生,并且TOC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说明部分CAP被矿化.  相似文献   
2.
基于切向流超滤系统及三维荧光光谱(3D-EEM)技术,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及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SOM),对南昌市典型湖泊水体中不同粒径胶体的荧光物质组分、来源及结构等进行分析.通过PARAFAC解谱发现,各粒径胶体主要由5种荧光组分组成,即类腐殖质组分(C1~C3)及类蛋白质组分(C4~C5).其中,类腐殖质组分主要集中在小分子量(1~10 k Da)胶体中,而类蛋白质组分则主要存在于大分子量(100 k Da~0.45μm)胶体中.同时,利用光谱指数(FI、BIX、HIX、UV254)表征胶体组分来源及其特性,结果表明,大分子量胶体以自生源为主,而小分子量胶体的腐殖化程度及芳香性更高,这与其较高比例的类腐殖质组分有关.经SOM训练,探讨了不同粒径分级胶体在SOM映射图中的分布情况,其结果与PARAFAC所得结果一致,即小分子量胶体及大分子量胶体主要分别映射于SOM的下部和上部,而类蛋白质荧光峰强度占总荧光强度的比例为自右上至左下方向递减.PARAFAC与SOM的有效结合,可为了解水体中的物质组成、掌握胶体在水环境中的环境行为及其与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归趋作用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4.
废弃混凝土的循环再生利用已日益成为人类关注的重要话题,符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要求。利用废弃混凝土破碎产生的再生细骨料部分取代天然细骨料来配制干混砂浆。通过试验证明:在固定配合比条件下,再生骨料替代率为50%时,干混砂浆抗压强度、保水率和抗冻融性、强度损失率等均符合M5.0中保水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5.
采用进口移动式破碎-磁选-筛分设备,将混凝土类建筑垃圾加工成再生骨料,并掺入制备混凝土、干混砂浆、道路无机混合料。检测结果表明,再生制品性能可满足使用要求,再生骨料替代天然骨料比例可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黄河三角洲贝类增养殖区为研究对象,选取3个典型区域,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16种除草剂在海水中的污染状况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贝类增养殖区海水中检出阿特拉津等10种除草剂,其中阿特拉津、扑草净、西草净、莠灭净、扑灭津和异丙甲草胺6种除草剂的检出率和平均检出浓度均较高;同区域7月海水中16种除草剂平均检出浓度的总量低于4月和10月;L区域16种除草剂平均检出浓度的总量低于H、K区域;聚类分析发现,扑草净、西草净和莠灭净的分布特征相似,异丙甲草胺与上述3种除草剂的分布特征不同,阿特拉津和扑灭津的分布特征不明显;生态风险分析发现,10月贝类增养殖区海水样品中阿特拉津、异丙甲草胺浓度存在中度风险,4月、7月和10月扑草净浓度存在中度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国式安全管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的安全管理模式大多源于国外,由于文化传统、民族精神等方面的差异,不免会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通过对我国安全管理模式发展的4个阶段和国外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阐述了我国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传统文化中注重结果、追求简约、以和为贵、经验为先的特征和中国工人的缺乏民主与法治的思想、重视家庭、负担重、期望实现自我价值和缺乏关爱等群体特征,立足我国国情,提炼出中国安全管理模式应具备的特征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事故树分析法在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辉  史俊伟  刘慧慧 《安全》2011,32(12):8-10,13
通过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进行事故树分析,找出导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28个基本事件。在此基础上,采用布尔代数法,得出了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最小割集154个、最小径集4个。通过对最小割集(最小径集)的求解,确定了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从而明确事故发生的危险(安全)程度,掌握了导致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各基本原因事件的组合关系及其重要程度;提出了防治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莱州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双酚A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酚A(BPA)学名2,2’-二(4-羟基苯基)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聚碳酸酯和环氧树脂的制造,也被用作多种塑料(如PVC塑料)的稳定剂和抗氧化剂.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及其污泥、地表河流和垃圾渗滤液中常有检出.由于其具有雌激素活性,可以干扰人和动物体内正常的激素分泌,所以它在环境中的分布特征也备受关注.本研  相似文献   
10.
硝基呋喃类抗生素主要包括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呋喃西林和呋喃妥因,是人工合成的广谱抗生素,曾广泛应用于饲料添加剂和治疗药物,以防止细菌性传染病和作为促生长剂,其代谢物与动物机体细胞膜蛋白结合成结合态,稳定存在于动物机体内,从而延缓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具有非常好的药效和较长的持药性.近几年来发现硝基呋喃类药物及其代谢物具有强的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毒副作用.欧盟、日本、我国等国都将其列为禁用药物,其可通过抗生素混入饵料或直接投入水体防治病害,会有很大一部分直接散失到环境中,对环境造成危害.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和酶联免疫法;而海水和底泥中的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检测还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