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202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1.
对某潮汐河流从下游至上游共设A、B、C、D、E五个采样点,用Ames试验、双微核试验及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彗星试验)检测涨潮和落潮时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Ames试验各采样点样品都有致突变性,且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强;对TA98加S9致突变性增加;双微核试验、彗星试验检测出染色体及DNA损伤剂,并以A点作用最强.涨潮时各点致突变强度较落潮时强.  相似文献   
2.
分别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对金华市自来水出厂水及婺江源水有机浓集物进行了致突变性研究,结果表明源水致变性较强,经氯化消毒后自来水有机物致变性增强,枯水期致变性高于丰水期。  相似文献   
3.
基于长江下游浅库型原水,对比常规与深度处理工艺运行效果,探索溶解性有机物(DOM)分子量分布的变化及其与消毒副产物生成的联系,明确常规与深度处理工艺的工艺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下游浅库型原水经以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为核心的深度处理后,出水高锰酸盐指数(IMn)、溶解性有机碳(DOC)、254nm单位吸光度(UV254)、UV254与DOC比值(SUVA254)、三卤甲烷生成潜能(THMFP)和卤乙酸生成潜能(HAAFP)分别降低了33%~79%、41%~67%、60%~81%、24%~58%、37%~70%和35%~64%,且出水小分子DOM(分子量≤1ku)占比降至50%(质量分数)以下。常规处理工艺中,混凝、沉淀及砂滤是DOM的主要去除单元;而深度处理工艺中,DOM则主要靠O3-BAC去除。针对长江下游浅库型原水,以O3-BAC为核心的深度处理工艺具有更高的工艺适应性,并能实现对DOM的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4.
婺江水域有机污染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对婺江水域地面水和自来水有机污染物进行GC/MS定必和定量分析,发现婺江水域已受有机污染物污染,其中含有致癌物和致突变物,各水质检测点均检出有机污染物但数量变化不大,枯水期的有机污染物数量和种类均多丰水期,水持较丰水期差。  相似文献   
5.
用胞质阻断微核试验(CBMN)来检测浙江某地区地面水有机提取物的致突变性,并与Ames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水样中含有微量致突变物,CBMN试验和Ames试验结果基本相符,说明CBMN试验用作检测地面水致突变性是可行的,但灵敏度略低于Ames试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