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3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BR及其发展工艺具有其它工艺无可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其良好的除磷脱氮功能。本文介绍了SBR及其发展工艺各自的工艺特点、优势及不足之处,为它们在生产实践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对氮素输出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0  
以丹江口库区的胡家山小流域为研究区,以资源二号卫星影像图为底图,通过实地调查获取胡家山小流域土地利用图,利用ArcGIS的水文模拟、空间分析模块提取15个集水区,并分析其土地利用结构.根据2008年1~12月各个集水区的出口的总氮、硝态氮浓度的监测数据,定量地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对氮素输出时空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胡家山小流域内旱地、居民地对氮素输出起显著源作用,与TN、NO-3-N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69、0.856和0.826、0.867.林地、疏林地、草地等对氮素输出起汇作用,其中林地、草地汇作用显著,与TN、NO-3-N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20、-0.851和-0.602、-0.518.土地利用结构是氮素输出空间变化的关键因素,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使得汇土地利用类型旱地、居民地对小流域氮素输出影响最大;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土地利用结构对氮素输出浓度影响有所不同.年度上,对氮素输出影响最大的是旱地,季节上,春、夏、秋、冬四季对氮素输出影响最大的分别是旱地、居民地、居民地、旱地;土地利用结构对氮素输出浓度的影响受到降雨、气温、人为等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天然色素生产废水是一种色度大、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为了寻找该废水的有效处理方法,本文作者采用由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生物接触氧化、混凝吸附组成的废水处理工艺,对该废水进行了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对稀释4倍的原水,当进水COD为14900mg/L左右时,UASB经过36h的水力停留时间,COD的去除率为58.2%~60.2%、出水色度为180~270倍,SS为119~126mg/L,pH值为6.5~6.8;UASB出水经过24h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反应,COD的去除率超过90%,SS<70mg/L;最终经过Ca(ClO)2氧化和煤渣吸附深度处理,脱色可至无色,出水COD为200mg/L以下。UASB生物接触氧化氧化吸附组合处理工艺处理该类天然色素生产废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塘-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处理城市地表径流的初期运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武汉市桃花岛塘和人工湿地组合生态处理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该系统处理城市地表径流的初期运行,结果表明:塘和人工湿地组合生态系统可以有效的处理城市地表径流,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具有独特的除氮效果。  相似文献   
5.
丹江口库区典型小流域地表径流氮素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明面源污染特征对制定丹江口水库水质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以胡家山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对村落和林 耕复合两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和流域各集水区出口地表径流氮浓度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表明:村落降雨径流中总氮、硝态氮浓度较高,其中总氮均值超过20 mg/L,变化幅度都不大;氨氮浓度较低,但变化剧烈,这种氮浓度演变过程和降雨强度关系密切。硝态氮是村落氮输出的主要形态,占总氮输出的6031%~9655%,与总氮输出变化过程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林 耕地的氮浓度相对较低,总氮表现出上升—下降—平稳—上升的变化过程,硝态氮和总氮变化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在空间传输过程中,小流域下游氮浓度表现出稀释和富集两种效应,其中村落的氮输出对两种效应影响较大;在时间上,受耕作制度和气象变化,各集水区的氮浓度季节性变化明显,总氮浓度表现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硝氮浓度表现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胡家山小流域径流中氮素的含量均高于水库水体氮素含量,总氮高于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需要加强对小流域污染源的控制与处理,尤其是对村落径流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采用SBR工艺对高盐度海产品加工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海产品加工废水中氯离子浓度不超过10000mg/L的情况下,采用具有一定耐盐度冲击负荷能力的SBR工艺是可行的;当进水中COD_(Cr)浓度为700~1000mg/L、NH4+-N浓度为80~120mg/L、[Cl-]≤8000mg/L的情况下,出水COD_(Cr)、NH3-N去除率分别为77.9%~81.2%、69.5%~76.6%,当进水中氯离子浓度继续增加,系统受盐度的影响加剧,处理效果变差。  相似文献   
7.
王超  贾庆林  贾海燕  李超  尹炜 《中国环境科学》2021,41(10):4792-4801
以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为对象,通过实验室模拟培养测定污染物降解系数,分析了光照、流速和温度对渠道自净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避光和光照条件下,高锰酸盐指数的降解系数分别为0.026和0.022d-1,无显著性差异(P>0.05);氨氮的降解系数分别为0.006和0.012d-1,差异极显著(P<0.01).各流速条件下高锰酸盐指数降解系数分别为0.027d-1(0.2m/s)、0.029d-1(0.3m/s)、0.029d-1(0.4m/s),氨氮降解系数分别为0.014d-1(0.2m/s)、0.017d-1(0.3m/s)、0.018d-1(0.4m/s),不同流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高于0m/s实验组(P<0.05).各温度条件下高锰酸盐指数降解系数分别为0.014d-1(10℃)、0.018d-1(15℃)、0.022d-1(20℃)、0.029d-1(25℃)和0.031d-1(30℃),25~30℃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各温度梯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氨氮降解系数分别为0.002d-1(10℃)、0.003d-1(15℃)、0.010d-1(20℃)、0.012d-1(25℃)和0.020d-1(30℃),10~15℃、15~20℃和20~25℃差异不显著,其他温度梯度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温度校正系数θ值分别为1.047和1.079.研究结果可为中线工程水质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丹江口库区胡家山流域为研究区域,分析了溪流枯、丰水期的水质变化特征,结合流域和河岸缓冲带景观类型及其格局,运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筛选了影响溪流水质的景观指数,利用逐步回归和冗余排序法定量描述景观格局与溪流水质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溪流水质指标中氨氮和总磷浓度时空变化较大,其标准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69.8%~207.6%和52.0%~146.1%.景观类型中耕地和居民地是溪流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两者在100m河岸缓冲带尺度上对氨氮的解释程度为58.6%,高于流域尺度;景观格局指数中蔓延度、林地和居民地斑块密度、林地和居民地最大斑块指数以及林地和耕地聚集度指数等显著影响溪流水质(P<0.05),流域尺度上各景观类型的景观指数对总氮和总磷的解释程度分别介于71.1%~81.6%和74.5%~83.8%,均高于100m河岸缓冲带尺度,其中蔓延度对总氮和总磷均有显著影响(P<0.05).无显著因子进入高锰酸盐指数模型中,其浓度变化是各景观指数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景观格局季节变化也显著影响溪流水质.枯水期景观指数能够更好的解释总氮和总磷变化,而丰水期对氨氮的解释程度要好于枯水期.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长江内河突发性溢油事故油膜运动扩散规律,利用MIKE21软件建立了长江宜昌江段平面二维溢油数学模型,模拟了该江段不同水文条件、不同溢油总量条件下的溢油事故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模拟结果显示:丰水期和枯水期油膜运动扩散规律不同,油膜厚度、飘移范围和持续时间有显著差异;对于狭长型河道,溢油量对油膜厚度影响较大,而对油膜飘移范围影响较小。该结论可为内河溢油事故应急处理和内河溢油事故数值模拟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小流域面源污染特征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水环境面源污染的严重性已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其中小流域面源污染已成为面源污染问题研究的热点。文章系统的分析了小流域面源污染的发生机理和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探讨了小流域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小流域面源污染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