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聚丙烯酰胺在土壤上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聚丙烯酰胺(PAM)在黄土、盐碱土上的吸附行为,考查了不同液固比、吸附时间对土壤吸附量的影响,得出了PAM在土壤上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PAM在土壤上有很强的吸附亲合力,在盐碱土、黄土上的吸附等温线都符合Langmuir吸附模式,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盐碱土饱和吸附量比黄土饱和吸附量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聚丙烯酰胺(PAM)在大庆市盐碱土中的吸附行为,并通过室内土柱实验研究了PAM在盐碱土中的自然迁移和模拟降雨情况下的迁移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随吸附时间延长、液固比增大,PAM在盐碱土中的吸附量逐渐增大。PAM在盐碱土中的饱和吸附条件为液固比25,平衡吸附时间8h,在此条件下得出的PAM在盐碱土中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饱和吸附量为0.81mg/g.PAM在盐碱土中的迁移规律为:沿地表随盐碱土深度增加,PAM的含量减少。PAM溶液淋滤量越大,迁移深度越深,各层土壤中PAM的含量也相应增加。降雨迫使PAM沿地表向下多迁移1cm,迁移深度在5—6cm。盐碱土对PAM的截留能力较强,意外泄漏的PAM主要集中在地表下3cm以内处,占总淋滤量的86.1%~99.9%。PAM在大庆市盐碱土中的迁移深度不超过10cm。  相似文献   
3.
采油污水经处理后资源化利用,成为节省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途径.综合评述了油田采出水的特性、处理方式、处理技术及其工艺,并对各处理技术进行比较和分析评价.采出水处理得好坏直接关系到自然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各界对采出水的处理极为关注,它是一项难度极大的技术课题.  相似文献   
4.
丙烯酰胺生态毒理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烯酰胺(AM)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在不同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其生态毒理行为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论文从AM的理化特性出发,概述了AM在生物体内的行为,探讨了AM对生物体的危害,分析了AM在环境中的归宿,提出了AM的预防措施,为今后AM的使用、治理及预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聚丙烯酰胺降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聚丙烯酰胺(PAM)的降解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文章综述了PAM的主要降解方式,包括化学降解、热降解、机械降解和生物降解,分析了PAM各种降解的可行性及降解产物,并探讨了丙烯酰胺在环境中的降解情况,为以后PAM的扩大应用及其污染治理提供了充分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30多年来国内外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的进展,并介绍了国内外在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方面的生物修复工艺:原位生物修复和异位生物修复。原位修复有原位地耕法和土壤气相抽提;异位修复有土壤耕作发、堆放法、堆肥法和反应器法。文章还就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阐述,指出生物修复方法作为一种费用低、效果好、对环境影响低、无二次污染的方法,是今后治理石油对土壤污染的最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一直是环保界研究的重点。为此,简述了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存在状态,介绍了其在土壤中的迁移、吸附和降解行为,以及其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全面了解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对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石油工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