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介绍的更新试验液的装置是K.M.JOP等(1986)设计的并通过30多次试验验证表明,该装置使用方便,不需要将试验动物移出试验器皿,节省换液时间,设备简单,装置部件均为实验室一般器材。该装置适用于试验时间短,数量大的更换试验液的静态毒性试验。  相似文献   
2.
索尔维法(即氨碱法)生产纯碱过程中的大宗副产物氯化钙,一般都未经任何处理而随废水直接或通过河道排入水域。根据国内纯碱厂所提供的资料表明:蒸氨废液中所含的氯化钙浓度可高达85—95克/升,一座年产四十万吨的绅碱厂一年排放的氯化钙可  相似文献   
3.
应用指示生物评价水质质量,在国内已经广泛地开展起来。但是,以往的工作多以受污染的江、河、湖、海等大水域作为评价对象,並多局限于单一的生物学方面,很少与理化评价加以对照比较,这就难以避免生物评价可能出现的片面性。本文试图将以原生动物作为指示生物划分污染带的水质评价方法与水质化学监测数据为依据的分级评分评价方法相结合对城市综合性污水水质进行评价,並通过对两种评价结果的分析比较,对生物评价城市综合性污水的可靠性进行检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的是用停流光度法测定水中臭氧与芘、菲和苯并〔α〕芘的反应速率常数。pH值在1—7的范围内,芘、菲和苯并〔α〕芘与水中臭氧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4×10~4、1.5×10~4和0.6×10~4分米~3、摩~(-1)、秒~(-1)。当pH为7,存在的臭氧为10~(-4)M时,其相应的半衰期皆小于一秒,即芘和苯并〔α〕花的半衰期值比广为文献引用的数值缩短10000倍。这一结论的讨论是以从饮用水中去除多核芳烃化合物及其在大气中的残留时间为依据的。  相似文献   
5.
在进行藻类生长潜力试验和毒性试验时,一般都采用常规的液体培养法。这种方法不仅需要一些特殊的培养设备,而批量培养的样品数量也有一定的限制,不能满足于大量样品评价的需要,尤其是对较大水体的评价往往要采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样品。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采取批次培养,这样做不仅会加大人为因素的误差,而且也会延长工作周期。  相似文献   
6.
藻类对毒物的吸收可能是显著的且在早期出现。当试验在静态条件下进行时, 由于培养基中试验毒物浓度的下降.可造成毒性偏低的结果。在本工作中对藻类(小球藻)两种不同的暴露方法进行了研究,即静态试验和拟动态试验.评价了无机化合物(Cu~(2 )、Cd~(2 )、Pb~(2 )和 Cr~(6 )) 暴露96小时的毒性效应(生物学效应和分解效应)。动态试验的 Lc50都比静态试验低得很多,96小时以后降低的百分数范围为55%~75%.用拟动态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时,小球藻对金属 Cu~(2 )和 Pb(2 )的积累是较高的,但对 Cd~(2 )和Cr~(6 )的积累两种暴露方法所得结果是相似的.这些结果证明了拟动态试验的优越性:方法简单,对这种生物的急性生态毒性的评价更接近真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